(光绪)宁远县志
湖南地方志。清张大熙修,欧阳泽闿纂。八卷。大熙,光州(今河南潢川)人。时官宁远知县。泽闿,湖南宁远人。道光举人。继嘉庆曾志后于光绪二年(1876)成书,约二十一万字。分星野、建置、赋役、山川、学校、武备、人物、风俗八志,含沿革、疆域、瑶峝、户口、屯饷、物产、名胜、陵墓、方言等五十六目。该县瑶族众多,而所载甚少。收集历史人物数以千计,少数民族人物却寥寥无几。但山川志记潇水之源、九嶷形胜较详,物产目详载竹木,谷植多附题咏。动、植、矿物皆分常产、特产,详述产地、物名、种类、特征、用途、经济史料价值较高。记述九嶷山名胜、古迹、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名人游览见闻及诗文佳作甚多,颇具史料价值。境内瑶峝环列,地方教育较发达,仅书院就有十二所,崇正,濂溪二书院最有名望。全志详实宏富,编纂简要精通,但类目过繁。有光绪二年(1876)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湖南方志论》(1986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