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CROTONIS SEMEN(TIGLIUM)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トゥダィグ廿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rn L.(ハズ)的干燥种子。日本进口的通常是果实。

【产地】:

印度,锡兰,来西亚,泰国,中国(广东、四川、台湾等省)。

【成分】:

含脂肪油30%~50%:巴豆树脂(croton resin),以及油酸(oleic acid,37%)、亚油酸(linolic acid,19%)、花生酸(arachicacid,1.5%)、硬脂酸(stearic acid, 0.3%)、棕榈酸(palmitic acid,0.9%)、月桂酸(lauric acid,0.05%)的甘油酯、顺芷酸(tiglic acid)、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蛋白质18%[类似于毒性蛋白巴豆素(crotin)、及蓖麻毒(ricin)的成分croton-albumin]。峻下成分为巴豆醇(phorbol)的顺芷酸、乙酸、甲酸的酯。

【药理作用】:

预先给小注射巴豆油(5%),再使其感染B型流脑病毒,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死亡率低,生存时间延长。

【性味】:

辛,温。

【功效】:

巴豆与大黄都系峻下药,但前者性热,适用于寒凝积滞,后者性寒多用于实热燥结。王好古言巴豆之功效“若急治为水谷道路之剂。若缓治为消坚磨积之剂”。用时应去油,以防中毒。

【用途】:

作峻下药及催吐药,用于腹胀满伴有心痛或顽固性便秘。通常制成丸剂或乳剂使用。本品药性剧烈,用时需注意。巴豆油作为皮肤刺激药,可作成软膏用于防冻疮。

【处方例】:

走马汤(《金匮要略》:巴豆、杏仁);备急丸(《金匮要略》:大黄、干姜、巴豆);紫圆(《千金方》:巴豆、赤石脂、代赭石、杏仁);巴豆丸(《证治准绳》:巴豆、硇砂、大黄、五灵脂、桃仁、木香);巴豆丸(《沈氏尊生书》:巴豆、白矾)。

Crolon lighum 巴豆

神农本草经》下品中收载。陶弘景云:“巴豆最能泻人”,又言:“有大毒”。系古来著名的峻下药。李时珍言本品出巴蜀(四川省巴县至成都),形似菽豆(豆科植物的种子),故名巴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