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生卒】:1890—1969
【介绍】:
修水人。出生于湖南长沙。1902年得奖学金往日本留学。1907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09年毕业。1910年后到瑞士苏黎世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读书深造。能运用英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梵文、满文、蒙文、藏文等13种文字。1926年7月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1931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后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和广西大学教授。1942年在成都燕京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6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春任岭南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1953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历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论稿》、《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及《寒柳堂集》等。出版有《陈寅恪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