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书籍:中国民主党派大事通览 1949-2000 下卷 作者:罗广武 朝代:2010-06-01 专题:书籍

《人民日报》北京1日讯 九三学社建社5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出席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表示祝贺。

中央领导同志为祝贺九三学社建社50周年题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继承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发挥科技优势,为科教兴国作出新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题词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落到实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推进民主倡导科学”。

乔石委员长在纪念大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给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的贺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吴阶平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5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也是我们国家命运历史转折的重要契机,九三学社正是在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正式诞生的。九三学社建立伊始,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为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不断前进,积极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参加人民政权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社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四化建设服务。近年来,我社作为参政党,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努力参政议政,加强自身建设,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新的成绩。

吴阶平强调指出,九三学社在五十年的战斗历程中,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这就是:一、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二、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三、加强政治学习和自我教育,与各兄弟党派合作,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吴阶平要求全社同志认真学习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继承和发扬接受共产党领导、与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创造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向大会致贺词。九三学社参议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淦昌在会上讲了话。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和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王璇分别代表中年社员和青年社员在会上发言。

纪念大会由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徐采栋主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严济慈、金善宝,九三学社在京中央委员、参议委员会委员、基层组织负责人,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及有关单位来宾600余人,出席了纪念大会。

上一篇:6月22日 下一篇:9月19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赌博花会介绍:“无人不道看花回”
古代赌博花会介绍:“无人不道看花回”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是唐人刘禹锡的《赠看花诸君子》诗,它辛辣地讽刺了“二王八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