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
对错误或反动的思想、言行和一切旧事物进行分析,并揭示其本质,加以否定。有时还指批评,即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革命都离不开对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新制度优越性的宣传,从而立革命的、进步的思想观念,破腐朽的落后的意识形态,离开这种批判活动就不能实现历史的飞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对错误或反动思想、言行的批判应该旗帜鲜明,态度明朗,而不应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但批判的方法应该是辩证的、有分析的,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绝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批判。毛泽东曾指出:“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88-789页)。毛泽东还指出、对一切外国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67页)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和外国的文化,不应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我国“十年内乱”中盛行的大批判,在“左”的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人民内部问题无限上纲,伤害了许多同志,造成严重恶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同时要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研究当代各种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