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
违背客观规律,贪求快速,反而不能获得成功。出自《论语·子路》:“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为地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量的渐进和积累,一味追求快速,急于求成,使主观脱离客观,结果是达不到目的。在革命过程中,“左”倾冒险主义者否认革命需要积蓄力量的准备过程,幻想在一个早上取得革命的胜利,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对生产力的发展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估计不足,企图很快赶上或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很大的挫折,被迫不得不实行调整。同样,人们的思想,有着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能遵循这些规律,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必要时予以耐心等待,不可违背规律而贪求快速,反而把事情弄糟、失败。毛泽东曾说:“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5页)。
上一篇:情感电流效应
下一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