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养殖习俗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锡伯族自古传下来的习俗。生活条件再差的人也有一头奶牛,生活条件好的人养有两三头不等。此外还有数头公牛,其中有的当耕牛使,有的当宰畜来饲养。除奶牛以外,牛一般都放在别人的畜群里饲养。过去,在民间进行交易时,往往以牛来作为交换的对象。因此,牛在民间被视为贵重的家畜,一个家庭的富裕与否往往以牛的多少来估算。锡伯族养驴的历史并不长。驴一般都作为交通工具和力畜来饲养。锡伯族一般不吃驴肉。毛驴主要用于套小车拉东西,没有拉犁的习惯,最近几年,有的人才用在犁地上。养是锡伯族由来已久的习俗,早在大兴安岭地区活动时就养狗。这和当时的狩猎生产形式有关。锡伯族养狗有两个目的,一是中青年人打猎用,二是作为守院护门而饲养。养。猫是老人的伴侣,这是锡伯族的名谚。过去,几乎每家都有一到两只猫,有的甚至养有四五只。它们几乎和人有同等的待遇,人吃啥它们吃啥,晚上还要和人一块儿睡觉。按传统习惯,自己养的猫自己不能处死,猫不中用了以后,要送到遥远的野外。锡伯族有句谚语说:打死一只猫,等于杀死七个喇嘛。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鲁班和公输班是同一个人吗?
鲁班和公输班是同一个人吗?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