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养殖习俗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锡伯族自古传下来的习俗。生活条件再差的人也有一头奶牛,生活条件好的人养有两三头不等。此外还有数头公牛,其中有的当耕牛使,有的当宰畜来饲养。除奶牛以外,牛一般都放在别人的畜群里饲养。过去,在民间进行交易时,往往以牛来作为交换的对象。因此,牛在民间被视为贵重的家畜,一个家庭的富裕与否往往以牛的多少来估算。锡伯族养驴的历史并不长。驴一般都作为交通工具和力畜来饲养。锡伯族一般不吃驴肉。毛驴主要用于套小车拉东西,没有拉犁的习惯,最近几年,有的人才用在犁地上。养是锡伯族由来已久的习俗,早在大兴安岭地区活动时就养狗。这和当时的狩猎生产形式有关。锡伯族养狗有两个目的,一是中青年人打猎用,二是作为守院护门而饲养。养。猫是老人的伴侣,这是锡伯族的名谚。过去,几乎每家都有一到两只猫,有的甚至养有四五只。它们几乎和人有同等的待遇,人吃啥它们吃啥,晚上还要和人一块儿睡觉。按传统习惯,自己养的猫自己不能处死,猫不中用了以后,要送到遥远的野外。锡伯族有句谚语说:打死一只猫,等于杀死七个喇嘛。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骆宾王:少年咏鹅才,下落竟成谜
骆宾王:少年咏鹅才,下落竟成谜
金庸喜欢将历史或现代人物写入笔下,除了成吉思汗、乾隆皇帝、吴三桂这些名见史传之人,据说还有他的梦中情人、著名影星夏梦,甚至有诗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