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的民族化节日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该类节日有阴历四月十八西迁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系具有纪念性意义和娱乐性质的节日。阴历四月十八日,锡伯语谓“杜音拜专扎坤”。系新疆锡伯族自辽宁西迁到新疆伊犁地区的传统纪念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阴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军民在故乡辽宁沈阳(当时称盛京)的“锡伯家庙”——太平寺吃离别饭,与骨肉同胞分离、踏上西迁的漫漫征程。过去,每届此日,各个录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文艺会演(有些地方称赶庙会)、赛、刁、射箭、摔跤,年轻人还骑骏马野游,妇孺老年或乘车,或徒步,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共度佳节。此日,各家各户同时制作“米顺”(面酱),吃鲜,做蒸肉,以欢度这一节日。正月十六抹黑节。此节日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百年前。锡伯族在数百年前居住于东北较寒冷的地区。当时,在和别的兄弟民族交往中,学会了耕作技术,并逐渐转为农业民族。他们种植小麦、稻谷等。由于气候寒冷,小麦常挨冻,因而多生黑麦(黑丹)。当时因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不明白小麦变黑丹的道理,认为是天神在惩罚他们。如何消除此灾难?后来,有人想出用黑麦灰抹脸向天神谢罪。而正月十六日,锡伯族认为是天神巡人间的日子,故趁天神下凡,墨面请罪。自此相沿,每逢正月十六日的清早,年轻人争先恐后早起,用葱头油搅锅底灰,三五成群争向对方睑上抹黑;对长辈是象征性的,只是往睑上点个黑点,或者不点,点时必行跪礼。对服孝者忌抹。此节日发展到今天,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性的活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