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
【介绍】: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法院公证人家庭。从小爱好文学,曾就读于耶稣会的大路易中学。成年后,以写讽刺诗步入法国的文坛。他以封建社会的讽刺者面貌崭露头角。不敬等级制度,无视贵族门第,针砭时弊,议论朝政,以谈锋犀利和妙语连珠引人瞩目。因讽刺宫廷的淫乱生活得罪了权势人物,于1717和1725年两次被投进巴士底狱,1726年被逐出国,从此开始了大半生的流亡生涯。在英国侨居3年,深受洛克、牛顿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又遭追捕,不得不到处匿居。后一度任王室史官。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曾应腓特烈二世之邀去普鲁士,并与沙俄叶卡特琳娜二世保持通讯联系。晚年住在法国、瑞士边境的佛尔纳庄园,以逃避迫害。伏尔泰的主要功绩,在于他高举科学、民主两面旗帜,发挥多方面的才能,以哲学著作和文艺作品为武器,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残暴行为,为传播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廓清了基地。在政治上,代表大资产阶级温和派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在哲学上,肯定物质世界真实存在,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思想是物质的特性。他是个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其作品有近百卷之多。代表作是《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路易十四时代》等。还写过尊奉中国皇帝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剧《中国的孤儿》。1778年5月30日,这位深受法国人民爱戴的启蒙泰斗,因患癌症逝世在佛尔纳庄园。1791年,法国人民把他的遗骸运回巴黎,安放在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西汉历史上丞相张苍靠食人乳活了一百多岁
- 日本人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奉为盛典,结果真的让“小日本”形象彻底改变,据说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国还高出两厘米。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