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介绍】:
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幼年随父到过意大利和西班牙。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回到巴黎。中学时代就爱好文学,并开始写诗。由于受家庭影响,初期的创作有保守甚至反动倾向。1819年与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等,共创《文学保守者》周刊,公开站在伪古典主义一边。早期所写的《短歌集》,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否定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法国,他把中世纪的法国理想化。后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826年与缪塞、大仲马、诺缔埃等组织“第二文社”,开始从保皇主义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1827年,诗歌中开始出现与复辟王朝唱反调、歌颂拿破仑的主题。同年为自己的剧本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它既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也是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七月王朝时期,作品充满了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的精神。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问世,标志着在小说领域里积极浪漫主义取代了消极浪漫主义。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1845年,路易·菲力浦授予他“法兰西斯卿”的称号,摇摆于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之间。在1848年二月革命中,站在共和立场,被选为制宪议会议员,同情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在1848年底的总统选举中,支持路易·波拿巴。不久,成为反对派,是1849-1851年国民议会中的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流亡外国19年,但从未停止与拿破仑第三作斗争。1862年所完成的社会史诗小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不朽的巨著。1870年回国,积极投身于反对普鲁士侵略的斗争。1871年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竭力保护受迫害的巴黎公社社员。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了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雅各宾派专政的动人场面,但他还是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观点来描述斗争结局的。逝世后,法国为其举行了国葬。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
-
- 苏代巧辩得高都
-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