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威廉二世
【生卒】:1744—1797
【介绍】:
普鲁士国王(1786-1797)。腓特烈·威廉一世之孙,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之侄。1757年被立为王储。1786年即位后,对内,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反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1788年,又实行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并取消宗教宽容政策,限制信仰自由。对外,极端敌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0年7月与奥签订《莱亨巴赫协定》,奠定了反法联盟的基础,1791年8月,与奥皇利奥波德二世共同发表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庇尔尼茨宣言》,组成反法联盟;1793年,参加了英国组织的第一次反法联盟。1793和1795年先后参与第二、三次瓜分波兰,并强占其大片土地。由于他在军事上屡遭失败,以及普奥矛盾加深,遂于1795年单独和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退出第一次反法联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 姬昌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伯邑考 电视剧照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