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施坦
【介绍】: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第二国际的右派首领,修正主义的鼻祖,德国国会议员。出身于柏林一个犹太血统的德国工人家庭。早年在银行当学徒和职员,这期间,他注意德国的政治形势,陆续结识了一些社会民主党人。1872年初,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在早期活动中就表现出机会主义的倾向,主张与拉萨尔派妥协,后又成为杜林的拥护者。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初期,他逃亡瑞士,与赫希伯格、施拉姆组成反党的“苏黎世三人团”,于1879年发表了《德国社会主义的回顾》,鼓吹取消革命、取消党,实行投降主义,等等,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判。1881年起,任党的秘密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主编,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1888年,随编辑部迁往伦敦,与英国费边派和工联主义分子来往密切。《反社会党人非常法》于1890年废除后,他又与党内右派分子福尔马尔等相呼应,鼓吹阶级合作,反对暴力革命。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公开向马克思主义进攻。从1896-1899年,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特别是1899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他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在政治经济学上,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垄断组织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危机。在政治上,主张阶级调和,宣扬“议会道路”,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提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以此代替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1901年回国。1902-1906年为德国帝国议会的议员。1914年8月,投票赞成政府的军事拨款,完全堕落为帝国主义的帮凶。1917年4月,加入考茨基等“中派”分子组织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19年退出该党后,又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十月革命胜利后,反对列宁主义、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18年末到1919年初担任谢德曼反动政府的财政部长助理,参与内阁核心的重大决策。列宁斥之为无产阶级的叛徒。他的晚年是在越来越孤立的状态中度过的,产生过自杀念头。后病逝。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