狯园杂志十六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知不足斋刊本

【解题】:

明钱希言撰。是编分十类,白卷一至卷四为仙幻,卷五、卷六为释异,卷七为影响,卷八为报缘,卷九为冥迹,卷十、卷十一为灵祇,卷十二为淫祀,卷十三为奇鬼,卷十四、卷十五为妖孽,卷十六为瓌闻,皆有明一代奇闻杂事。《四库全书总目》收之附存目中,入小说类。明人喜撰杂书,而记事无文,往往庸沓琐碎。希言此编虽涉神怪者多,然叙事整比可观。其释异一类尤文采斐然,有慧皎、道宣诸僧传之风。其他轶闻琐事可取者亦复不少。如卷七,卷八记张敉佚事,又卷七记徐渭杀僧冤报事,引四明余寅说,皆涉文人事迹,可资多识。又李福达在世宗时曾兴大狱,《明史》虽分载其案,而于福达本人不详,此则记其幻变诸迹甚备,足征其为妖人。至宋人词话《紫罗盖头》,其本久佚,此书卷十二乃指其演二郎神事,亦诸书所未载。《四库提要》摘其记陈与郊子祖臯陷冤狱事,一在影响类中,谓祖阜妻死为厉;一在神祇类中,谓与郊为厉,两卷之中姓名事迹自相矛盾,记所见如是,记所闻可知云云。然其神祇类所载与郊事,本据金三枝传说;其祖臯妇死为祟事在影响类,乃先据王穉登所为传,是其传闻不同,不免有出入。又卷七影响类尚载廉察刘庚事,为定祖臯罪案之人,其事闻之嘉定何秀才,亦涉冤报,是所记乃有三条。盖祖臯一案本当时冤狱,传之者多,而其事既非目睹,据所闻分别书之,亦事之常,古人著书原有并存二说之例,亦不必以此责希言也。唯其中记事亦不免因袭重沓,不能核实者,如卷七“焦典史沈僧报冤”一条,乃《觅灯因话》所载丁县丞事。其用字亦间有疵累,如用“社城狐”为“城杜”,用“溘先朝露”为“溘先”之类,皆乖文理。然核其全书,文笔条畅清丽,在明人小说中实饶有文采者,即其自序一首亦尚有奇气,异于当时之文或矜异而失之纤佻,或摹古而陷于生涩。《四库提要》所摘,仅就记事一端而言,殊不足以盖其全书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