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事犯一卷
景印元刊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王国维序目此本解题云;“《录鬼簿》载孔文卿、金仁杰所撰杂剧,均有《秦太师东窗事犯》,此本未知谁作。”考此本卷末标题目正名云:“岳枢密为宋国除患,秦太师暗结勾反谏。何宗立勾西山行者,地藏王证东窗事犯。”天一阁抄本《录鬼簿》上卷载孔文卿《东窗事犯》,注云:“何宗立勾西山行者,地藏王证东窗事犯。”与此本合,下卷金志甫按,仁杰字。《东窗事犯》下无注,疑此本即文卿所作也。文卿名学诗,溧阳人,诸书称为平阳人。盖文卿籍本浙之平阳,为南宗圣裔,虽居漂阳已久,传者多据其族望称之,故犹曰平阳云尔。剧演岳飞冤狱,称飞拒金师于朱仙镇,将复东京。秦桧矫诏,一日发十三次宣召之。飞不知其故,急驰至行在。桧诬飞造反,下之于大理寺狱,与子云、将张宪同死。桧杀飞后感恶梦,意不自安,诣灵隐寺祝告。地藏菩萨化为呆行者,名叶守一,持火筒,短发垢面,向前数桧之恶,云陷岳飞于死,迟早当有报。桧大恶之,然以其有风疾,无如何,不豫而回。已命虞候何宗立赴寺勾之,至则其人已沓,唯得题诗一纸,持以呈桧。桧读之,其结句云:“丞相问我归何处,家住东南第一山。”复命往东南第一山勾之,至则恍惚入冥,见鬼吏森列,桧带枷含泪,属宗立传示夫人,东窗事犯矣。盖桧下飞狱,欲置之死地,意犹踌躇,曾与妇谋于东窗下也。宗立入山时,年未四旬,及归已满二十年,发斑白矣。时高宗已内禅,新君即位,闻宗立事,召见询之。宗立乃以所经历委曲敷奏,而飞与子云及张宪亦托梦于上皇。乃罪桧及其家属,而旌飞等忠烈云。按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东窗事犯”条,称“尝见元之平阳孔文卿有《东窗事犯》乐府,杭之金仁杰有《东窗事犯》小说,与今所传大略相似。”又称“庐陵张光弼《蓑衣仙》诗有引云:‘宋押衙何立,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勾干,恍惚为人引至阴司,见秦对岳事,令归告夫人,东窗事犯矣。复命后,即弃官学道,蜕骨今在苏州玄妙观,为蓑衣仙也。’据此,实有是事可知矣。”云云。则瑛曾见孔文卿《东窗事犯》剧,唯云金仁杰所作为小说,殊不可解。考仁杰《东窗事犯》剧《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并载之,且注云“次本”,似不得有误,则瑛所载或系误记,不得据此谓《东窗事犯》仅文卿一本,仁杰竟无其剧也。
-
- 揭秘唐初四杰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阁序千金难买一字的原因
- 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因妙用一字而倍受后人称赞的事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