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西厢二卷
原刊本
【解题】:
题“古吴研雪子编”,“燕都傻道人评”。正文标目曰“识闲堂第一种翻西厢”,盖自著总集之一种也。斯编演《会真记》事,其关目稍取元人《西厢记》附益之,而云崔莺莺与郑恒配合。其张珙即元稹,一名方假。元借圆音,与方义相反;稹读为真,与假义相反。言稹求婚于崔不遂,有憾于崔氏,因为《会真记》以诬蔑之,故曰假方也。剧中叙事皆推阐此意,略称郑恒聘崔氏,值相国之丧,安顿崔氏母子于蒲州,往依杜确。张珙者以郑得婚而己见拒,乃投河东寇孙飞虎为参军,诱使掠蒲州以求崔女。尼法本设计以宝货赂孙,请缓兵三日即送女,而使欢郎间道求救于杜。杜与郑以师至,孙解围去。郑遂寓寺之西厢,与崔隔墙赠答。崔和诗云:“两地殷勤望,清光共一天。年年十二度,何用此回圆。”盖慰藉之,谓婚期有待,不可有逾分之行也。已而郑上京应举,珙意不甘,乃撰《会真记》镂板行之,谓崔曾私于己,将以离间崔郑之姻。郑父见其文果疑崔,致书崔夫人,请离婚。夫人询红娘,而知女行甚正,然事已乖离,无如何。于是诸少年与珙并来求婚,而女不从,刺血写诗以见志。时郑中进士,授庶吉士。尼法本乃赍崔氏诗赴京,谒郑诉之。郑微行至蒲,仍寓西厢,而女怨切病将死,郑遽呼之,因苏。是时飞虎犹跳梁河东,杜确复征之,诛虎,珙亦被擒。缘此本只存三十三出,尚缺一出,不知其究竟,然郑当毕婚而珙受辱,则可揣想而知之也。是本前载《翻西厢本意》一文,述意甚详,谓稹果私于崔,不应反暴其丑行,其为此必以求婚不遂之故。其言极辨。然男女私好,往往情不自禁,形之于篇章,所疑实未是。且唐人撰小说往往称崔卢,稹所私未必实为崔氏,即果姓崔,其为文亦不必以崔氏为嫌而避之也。然《西厢》明以来续者甚多,大抵陈腐,此从人情立说,乃独标新意,其词与元《西厢》亦无一句相犯,洵为能手。考沈谦《东江别集》卷四,有北曲套数一首,序云:“是日演余新剧《翻西厢》。”其词有云:“俺将《西厢》孽案平反尽,费几许移花斗笋。止不过痛惜那双文,根究出微之漏网元因。”似此剧即谦所作。或者以周公鲁《锦西厢》亦名《翻西厢》,乃以此剧属之公鲁,不知公鲁书今具存,谓红娘代莺莺嫁郑,其关目与此本大异,何得混而为一也。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