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琵琶记二卷
上海涵芬楼藏旧抄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演蔡琰事,凡三十五出。略云蔡邕隐居养素,董卓强征之。邕不得已应征,偕弟子董祀行,而留女琰于家。卓擅行废立,曹操合关东诸路兵讨之,合战不利。独卓将华雄为关羽所杀,吕布屯虎牢关,亦为刘关张所挫。已而孙坚得传国玺,怀异志,引去,义师遂自离散。卓挟驾迁长安,骄横益甚。司徒王允计怀吕布,使杀之。以邕与卓有旧,并收邕。邕知不免,念弟子董祀可托,以女琰许之。既而卓党诱匈奴左贤王入寇,琰为虏所俘。京师寻陷,琰飘零塞垣,意不欲生,忽感昭君梦,谓十年后可回中土,宜姑忍之,乃变装胡服,左贤王甚敬嬖焉。于是曹操起师讨卓余党,平之,奉乘舆迁于许都。左贤王出猎,为乌桓所劫,琰自虏中上表求救。操乃使子彰将兵讨乌桓,往迎之。彰破乌桓,竟以琰归。操乃官董祀,使琰复归董祀云。按文姬归汉,后世称引,屡见于诗文,而演为传奇者少。明陈与郊有《文姬入塞》,尤侗《吊琵琶》亦以文姬事入曲,然皆杂剧。至侗剧,以昭君为主,亦不专写文姬事。此记敷演文姬始末,可谓善于择题。然小说《三国志》所载董卓、曹操等事,往往串入其问,颇嫌头绪繁多,喧宾夺主。至南匈奴左贤王去卑,曾侍卫天子,拒击李傕、郭汜,见范书《匈奴传》,此谓为李郭所诱入寇,与史相反。至文姬之归,缘曹操以金赎之,与曹彰讨乌桓事本不相涉。姬先适卫仲道,夫亡无子,自匈奴归乃改嫁董祀,此谓邕在时曾以琰许祀,亦非事实。盖恶适二姓,故为文姬讳。然唐以前妇人原无夫死不嫁之例,文姬没胡不足为病,岂先适卫氏反足为病乎?凡此乖违事实,并失之扭捏。然剧属词多清拔,虽未能追踪元音,固亦异于俗曲靡靡之响,在近世曲中尚为近雅者焉。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