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书信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3:02: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私人间来往的信件统称为一般书信。它由信封、信瓤两部分组成。
1.信封。标准信封格式如下图。在左上方的方格里填上收信人单位或乡村的邮政编码。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红色笔写,这会被认为是绝交信,可用毛笔、钢笔、圆珠笔书写。托人转交的信,收信人的地址为捎信人所熟悉的,信封上可不必写,只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即可。
标准信封示例:
信封的称谓和信内的称谓通常是有区别的。信封上的称谓是对邮递员而言,因此,不论你是写给父母、爱人、子女或师长、朋友的信,信封上都应在姓名后酌情加上“同志”、“先生”或“女士”等字样,而不宜用“×××父亲收”这样的写法。
2.信瓤。是书信的内页。一般分称呼、正文、署名等几部分。
(1)称呼。称呼表明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应单独成行,顶格书写,以示尊敬。称呼之后加冒号,以示领起下文。
平时对收信人如何称呼,信上也如何称呼。对长辈,宜写称谓,如爸爸、伯父等;对平辈,可单写称谓,如哥哥、妹妹,亦可直呼其名;对晚辈可直接称名字。有时称谓前面可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寄信人要向收信人回答、询问、叙述的内容都在这里表述。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最常见的“您好”、“你好”、“新年好”等。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空两格写起,常自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通信,不知近况如何”、“喜读来函,甚感欣慰”、“来信收到,未能即复,希鉴谅”等。接下去便是写信人要说的内容了,它可以是叙旧、辞谢、致贺、请托、禀启、复答、慰唁、道歉、应聘等,其写法各式各样,并无一定之规。但一般要求言语明确、情真意切、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卷面力求整洁,字迹切不可过于潦草。
(3)结尾。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如“祝你健康”、“此致、敬礼”之类。祝愿语应因人、因事而定,不要滥用。
(4)署名。在结尾后右方空半行的地方,署上写信人的姓名。写给熟识的亲属,可在名前加弟、妹等称谓,不必写姓。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写上,在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以便收信人查考。
示例:
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信
庆龄先生左右:
武汉分别,忽近十年。每从报端及外来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国的言论行动,引起我们无限的敬爱。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续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目前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之呼声虽已普及全国,然而统率大兵之蒋氏及国民党中央迄今尚无彻底悔祸之心。这种违反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行为,实为国民党大多数党员所不应容许而应立起纠正才是。因此,我想到要唤醒国民党中枢诸负责人员,觉悟于亡国之可怕与民意之不可侮,迅速改变其错误政策,是尚有赖于先生利用国民党中委之资格作具体实际之活动。兹派潘汉年同志前来面申具体组织统一战线之意见,并与先生商酌公开活动之办法,到时敬求接洽,予以指导。附上我们致国民党中央的信以作参考。同时请先生介绍与先生比较接近的诸国民党中枢人员,如吴稚晖、孔祥熙、宋子文、李石曾、蔡元培、孙科诸先生,与汉年同志一谈,不胜感幸。
顺问
近安!
毛泽东
“九一八”五周年纪念日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