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
又叫“雷师”、“雷神”。雷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使得古人很早就开始崇拜它。《山海经》中的雷神居于雷泽中,龙身人首,鼓其腹则发出雷声。雷神的兽形形象尽管经历了人神化过程,但仍然原貌未改。《元史·舆服志》中的雷神为犬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右手持斧,左手持凿,运连鼓于火中。也有将雷公绘为鸡形生翼的。一般民间所认可的雷神形象是状若力士,裸胸坦腹,背插两翅,脸赤如猴,头生三耳,足爪如鹰,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其基本形象仍与汉王充《论衡》所载相去无几。战国之后,雷神多被称作“师”,云神丰隆大概因谐音关系转而成为雷神,其社会职能也大大加强,人们认为雷神能代天罚过,击杀有罪之人。在人神化过程中,各种异说也随之而出,有人说雷公、雷师是一神,有的说是两神,黄帝臣力牧是雷师,雷公则是黄帝大臣。不过,在道教造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这一“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的大神主管职能远为扩大的雷部诸神时,借用了早在汉代就有的轩辕星是主雷雨之神的信仰,将黄帝命为天尊,他主管的雷城中有玉枢五雷使院和玉府五雷使院,有雷鼓36面,有36神主管。明代以来,邓、辛、张、陶等24位天君,成了黄帝的辅佐,并为天庭守门。当然也有记载说,神霄真王或闻仲也是雷部的主神。民间雷神庙、雷音寺等奉祀雷神。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