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文化
由于中国古代的元气理论是中国神秘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哲学与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与西方以实物为基础的文化相区别。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气文化”,而把西方文化称之为“实物文化”。早在奴隶社会中,西方的先哲就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论,近代科学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弄清了原子的结构。西方的现代文明,就是在对原子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实物的结构,由于实物看得见,摸得着,因而建立在实物结构研究基础上的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气,而气看不见,摸不着,人们用一般的感觉器官与科学手段,都很难把握它,因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较缓慢,甚至加上了许多荒诞的神话传说与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中国人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两千多年的艰苦探索,毕竟取得了对气的研究的丰硕成果。由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中国古代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东方文化走向世界,主要是气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人必须吸收西方的实物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形成中西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气文化与实物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相结合的局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