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可判定谓词
也叫半可计算谓词或递归可枚举谓词。指外延集为递归可枚举集的谓词。也可如下直接定义:
设P是n元谓词,如果函数
是部分递归函数,则称P为半可判定谓词。P(x,…,x)是半可判定谓词当且仅当其外延集
S={(x,…,x)|P(x,…,x)为真}是递归可枚举集。
可判定的(递归的)谓词都是半可判定的,但反之不然。例如二元谓词
就是半可判定而非可判定的。
半可判定谓词的类对∨、∧两种运算封闭,但对乛不封闭:如果P、Q是半可判定谓词,则(P∧Q)、(P∨Q)也都是半可判定谓词。而乛P却未必是半可判定的。
如果P和乛P都是半可判定谓词,则P是可判定谓词。反之亦然。
半可判定谓词的类对存在量词运算封闭:
若Q(x,…,x,y)是n+1元半可判定谓词,则
也是半可判定谓词。
事实上,每个半可判定谓词都可以通过在可判定谓词上施加存在量词而得到:
设P(x,…,x)是n元半可判定谓词,则存在n+1元可判定谓词Q(x,…,x,y),使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逻辑百科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历史上上官婉儿特别淫乱?不堪入目?
- 我们可能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唐朝的大才女,但是上官婉儿的野史相信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下面百科档就给大家带来关于上官婉儿的淫荡野史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