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J.L.
【生卒】:1911~1960
【介绍】:
英国语言哲学家,日常语言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生前主要是搞教学工作,只发表了部分论文。他去世以后,他的论文和演讲由其学生整理后出版,一本是《哲学文集》,一本是《感觉和感受性》,还有一本是《如何以言行事》。后一本书是他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系列哲学讲演集,共有12讲。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言语行动理论,即将说出一段话语看作完成一个行动。他的基本观点是:说什么也就是在做什么;或者说,通过说什么或在说什么的同时,我们在做什么。他将言语行动分为3种,即语谓行动、语外行动和语效行动。他认为三者实际上是不可分的,当一个人说出一段话语时,他同时完成了这3种行动。他特别重视对语外行动的分析,他将语外行动分作5类:判定式、执行式、承诺式、行为式、阐述式。他的分类受到他的弟子J.R.塞尔的批评,塞尔又作了新的分类。奥斯汀将意义问题与他的言语行动理论密切结合起来。他的意义理论从总体上说属于后期L.维特根斯坦所倡导的使用论,即“意义就是用法”。他认为,问“什么是一个词的意义?”本身就无意义,甚至认为像“一个词的意义”这个短语一般说来也就是一个危险的无意义的短语。他提出“语外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的概念,这“force”一词在英语中即有“力”的涵义,又有文字、言语“确切涵义”的意思。这种force是说话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说出一个话语而确切地要告诉听话者的东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逻辑百科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