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逻辑百科辞典

Rt时态逻辑

引入Rt算子,将时态词换成事件发生的具体时刻,从而将句子的时态去掉后进行处理的时态逻辑,其中Rt(p)表示“P在时间t成立”。这种类型的时态逻辑源于J.洛斯于1947年研究归纳推理的密尔方法时提出的一个系统,1957年A.N.普赖尔在《时间和模态》中也提出过类似的系统。N.雷谢尔是此类时态逻辑的重要代表人物。

洛斯1947年提出的系统是在命题演算基础上加入下述公理和规则而构成的:

  (L1)Rt(p)Rt(p)

  (L2)Rt(p→q)→[Rt(p)→Rt(q)]

  (L3)(t)Rt(p)→p

  (R)若┝T,则┝Rt(T)

这里,(L3)是说,若一命题在所有时间内普遍地真,则它不受限定地真。规则(R)是说,定理在任意或每一时间内真。洛斯的系统还有另外一些公理,但若假定t在实数域内取值,则它们都可归约为上述公理。

A.N.普赖尔提出了两个系统,分别命名为P和P,它们都是在命题演算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公理和规则得到的。其中P的构造如下:

公理:(A1)~(A3)=(L1)~(L3)

   (A4) Rt'[Rt(p)]→Rt(p)

   (R)若┝T,则┝Rt(T)

系统P除有规则(R)外,还有下述公理

   (A1)~(A2)=(L1)~(L2)

   (A3、2) Rn(p)→p(这里n表示现在)

   (A4,2) Rt'[R(p)]→R(t'+t)(p)

   (A5) Rt'[(t)Rt(p)]→(t)Rt'[Rt(p)]

N.雷谢尔1966年在《关于时间函词逻辑》一文中,提出了两个Rt型时间逻辑系统R1和R2,两个系统都有规则(R),此外分别有下述公理:

这里,(R)和(R,2)分别是用来处理叠置的Rt算子的。(R4)是说:最里面的算子是首先完全确定的。这等于假设了一个定点座标系,它具有一个始终确定的原点:假定p在确定的时间t真,则“p在时间t真”在任意时间t'也真。(R,2)则先确定最外面的算子,然后根据较外面的算子所确定的状况来逐次确定较里面的算子,这等于假设了一个动点座标系。(R5)则表明,Rt算子可以移过一个不相干的量词。

Rt型时态逻辑与拓扑逻辑有密切关系。除了参数(即Rt中的t)的取值范围不同而外,时态逻辑系统Rl和R2与拓扑逻辑系统Pl和PI实际上是相同的。这说明,时间和空间的逻辑在结构方面有着相同的基本性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