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读曲歌(其二)
【原诗】:
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
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
【原诗作者】:南朝无名氏
【鉴赏】:
六朝乐府诗歌中,女子常将所爱恋的男子称为“欢”,自称为“侬”。由诗的第一句看,这也是一首以女子的口吻写作的爱情诗歌,其内容也属于闺怨。
“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夜晚,诗中女子思念着情人,希望他能来到自己的身边,但是他没有来。于是她一人守着闺房,再也无法入眠了。“抱被空中语”,极普通的几个字,却将那位女子的痴迷情态刻画得非常传神。
“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上句粗看是在按诗歌中的特定环境描写夜空中的景象,月亮沉落,星星不亮,但这句的作用不在于此。下句“持底明侬绪”,是说拿什么来表明我的心迹呢?这句乍看有些突兀,然正是由上句而来,上句写月没星暗,即黑夜沉沉,无可照明,引出了下句中的“明”字,这个“明”字是个双关语,表而上是照明之“明”,实际上是表明之“明”。这两句事实上是说自己的心迹难以表明,无法让自己所爱的情人了解。这中间隐隐地含有无可奈何的失望、苦痛。
六朝乐府诗歌中常有双关语出现。这是一种出自民间的诗歌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在六朝乐府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且使用时有一定的规律。洪迈《容斋三笔》中将乐府诗中使用双关语的一般规律概括为“前句比兴引喻,而后句实言以证之”。这首诗中的双关诗句即如此。前句用月没星暗比兴引喻,后句是在前句基础上的发挥,前句意思中的暗引出了“明”字,“明”一字双关,道出了作者真正想说的意思,两句诗中有两个转折,使内容情感的抒发委婉曲折,耐人寻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