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侃法师三首(其一)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响南。
【原诗作者】:庾信
【鉴赏】:
这是作者被留北周后表达怀念故乡之情的作品。法师为对僧人的通称,侃法师名惠侃,当是于江陵破亡后随众北迁的,陈文帝天嘉之初(560-562),南北通好,北周放回庾信、王褒以外的许多人士,惠侃法师也是放回南方中的一个,于临行时有诗与庾信,故庾信写出这首和诗,可惠侃的原诗今已失传。
诗的前二句表示自己身在秦中而思念故乡楚地,后二句则表达因送侃法师南归而产生之伤感情绪。
“秦关”即古秦国的地方关中,乃当时北周都城长安所在一带地方,这句说自己身在秦地关中,常遥望着通往故乡楚地的道路,这也是当时离开故乡来到北方异地的道路,可今天还不能由此归去,面对着通向故乡的路不能归,心情该是多么难堪啊!“灞岸”即灞水岸上,王粲《七哀诗》第一首有句云:“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这“灞岸”即用以指长安近处地方。“江潭”指楚地长江沿岸地方,屈原《渔父》篇首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这里即以屈原旧游的“江潭”指自己家乡所在的楚地。因灞岸而想到江潭,即景生情,连类而及,然两地悬绝,江潭实不可见,但有空想而已,这种心情多么难过!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说,而其中溢发出的情思却是悠远的。
遥望着去家乡的道路、远在天南的家乡似梦境般可想而不可即时,却有人可以回到那里去,对于去的人说,该是多么幸运,而在仍留北方求归不得的人,则只有激起难堪的悲痛,诗的后二句表达的乃是这种心情。在这两句里,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黯然神伤的送别画面。“几人”即指被留不放南归的人,当时确是大有人在,其中也有诗人自己,他们眼看着骑马向南归去的人,落着眼泪,这眼泪是由多种复杂的感情酿出的:有对归人的羡慕,有对己不能归的伤感,还有对于朋友的惜别,一时迸发出来,是“不知涕之何从”的。
全诗语极精约,而情意丰厚深远,达到五言绝句的艺术高境,但声律尚有未协,此类五言古绝,在唐人笔下亦属常见的。
-
-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 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雍正杀子之谜
-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