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原诗作者】:谢朓
【鉴赏】:
此诗短小隽永。虽然主题不出乎传统的游子思妇相思的范围,但在构思与表现上,自出机杼,颇见新意。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吟哦这首小诗,如见一位少妇浴着春光,正在下意识地向思念中的丈夫吐露心曲。
前两句作景语,写“绿草”,写“杂树”。绿草“蔓如丝”,言其长;杂树“红英发”,道其艳:草绿花红,正当盛春。这两句似对非对,“草”、“树”对举,“红”、“绿”相映,春光满眼,其景色之美令人联想起丘迟笔下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写草树,是具体展示春色;写春色,是从对应的角度表现心中的春情。于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的感情跌宕,不觉在平静的心湖中波翻浪涌,诗作也就自然地折入抒情的三、四句。
三、四句中的“君”,指出门在外的丈夫;“芳”字反扣一、二句,是“红英”,是“绿草”,也是草绿花红以外所有的春的线条,春的色彩,春的音响,春的芬芳。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说你不回来,即使你回来,那时候春天也已经过去,不可能再欣赏到这样大好的春天景色了。“芳”字语意双关,既实指春色春光,更喻指自身极易消逝的青春时光。所以后两句,不只是在为丈夫的迟迟不归、不能欣赏到春景而惋惜,更是因韶华易逝、夫妇不得团聚而抒怨写恨,黯然神伤。三、四句的遣词造句很有讲究。第三句用排他法,以“无论”二字排除“君不归”的这种最坏的可能性,第四句以退为进,剥进一层,五个字组成一个复台句,以让步副句“君归”一顿,再以主句“芳已歇”推开。经过三、四句这样反复摩荡,思妇心中曲曲折折的思念中充满怨恨,怨恨时思念更深的感情,相当细腻而又深入地表现了出来。
此诗在构思与表现上的独特处在于,明明是自己思念丈夫,却处处从关怀对方的角度写出;诗人要抒写的是思念与怨望的感情,却全化作景色描绘与归迟春老的诉说。因而篇幅虽小,却又并不一览无余,相当典型地代表了谢跳小诗清丽自然而又含蕴丰富的艺术特色。
-
- 姜子牙的妻子是谁?史上姜子牙痴迷的三个女人简介
- 《封神演义》里的姜太公师从元始天尊修道40年,72岁下山,受结拜兄弟宋异人做媒,他的老婆姓马,称为马氏,68岁,后来此妇势利,对姜子牙不满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赵奢怒斥平原君
-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专管征收赋税的机构。年轻的税吏赵奢,就在这个机构里工作。
-
- 戚继光斩子之谜
-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