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曲歌(其四)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原诗作者】:南朝无名氏
【鉴赏】:
南朝的乐府小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但表现爱情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爱的欢乐,也有爱的痛苦,这首乐府诗就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经受的痛苦。
“一夕就郎宿”,显然,这是女子的口吻,“一夕”即一晚,“就郎宿”是说去郎那里过夜。可见诗中的女子和那位“郎”还不是正式夫妻。他们的结合恐怕不是经过正式婚姻的途径实现的,而且这种结合还可能是极不容易、极为短暂的,这从“一夕”和“就”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出,也正因如此,一旦结合,才不免百感交集,于是“通夜语不息”,彻夜不眠,心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说些什么呢?是爱情的欢乐兴奋?还是“两誓不相弃”的海誓山盟?按理说,既然渴望与情人结合,那么一旦如愿以偿,其心情应该是无比欢乐欣慰的。“通夜语不息”句之后如果渲染爱情的欢乐那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诗的后两句却并不如此。
“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黄蘖是一种树木,可以入药,味很苦。这两句诗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而且是六朝乐府诗中双关语的一般格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义”。上句“黄蘖万里路”述说着一件事,这件事与诗意并无直接关联,其作用主要是引出下句,双关语即出现在下句中。“道苦真无极”字面上是对上句的解释。“道”的字面意思承上句的“路”而来,是道路之“道”,实际意思则是说道之“道”,“苦”承上句“黄蘖”,表面上是说味觉之“苦”,事实上是说爱情之“苦”,“无极”则紧扣上句的“万里”,表面是说路长无极,实际是说经受了长时间的痛苦磨难,如今虽然结合,想想多么不容易,且别易会难,结合是暂时的,分离的时间将更长,因此由爱而引起的痛苦真是不见尽头,一想到这些,应该快乐幸福的时候倒禁不住道起苦来了,诗虽短小,但其中蕴含着的情感内容还是较丰富的。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