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拉特
【介绍】:
奥地利哲学家。曾就学于柏林大学,在经济学家G.施穆勒指导之下,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任海德堡大学经济学讲师。他创立了图形统计社会学,并作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而出名。他是维也纳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组织了多次国际性的讨论会,使该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迅速成为一种国际性哲学思潮。他和H.汉恩等人发起筹建了“马赫学会”。他的主要著作有:《假设系统的分类》(1916)、《经验社会学:历史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内容》(1931)、《哲学论文》(1923)等。
纽拉特在维也纳学派中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和体系。主要表现在:①他和R.卡尔纳普一起提出了物理主义或统一科学的主张,所谓物理主义就是在物理学基础上,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从语言方面,把“物理的”和“心理的”、 身体和心灵的东西对立统一起来, 认为“心理学是物理学的分支”,“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并试图以此排除有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伪问题”,消除“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对立性。②他建立了以贯通论 (kohaerenz theorie)为基础的真理观。这种真理观认为科学知识的真正对象不是经验以外的“实在”或“存在”,而是从科学观察、实验中所获得的记录句子(prolokollsatze);经验命题的检验标准或真伪性,也不在于命题和“实在”的比较,而在于命题和命题之间的比较;在比较中真就是命题和同一体系内有关命题的一致,不一致就是假。这样,纽拉特既否定了L.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也否定了M.石里克的“经验实在论”。③他在P.M.M.杜恒的影响下,提出了“整体论”(holismus)观点。他认为,科学假说的有效性,并不完全依赖于某些观察实验的结果,而依赖于这些结果与某个整个系统的正负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从整个系统来说,可以调整和补充。他否定了石里克-维特根斯坦证实原则和K.R.波普尔证伪原则在科学中的意义,他认为,断定一个假说的“真”或“伪”,都是和科学发展相矛盾的。在他看来,科学如在大海中迎着风浪航行的船只那样,只能修修补补地继续前进。纽拉特提出的这种“整体论”观点,60年代以来,在西方哲学界颇为盛行,甚至有人认为杜恒 -奎因的“整体论”论题应该称为杜恒-纽拉特-奎因论题。
纽拉特的社会哲学思想曾受到M.韦伯(1864~1920)和马克思的影响。但他对韦伯接近新康德主义的先验论观点表示厌恶,并企图以物理主义取代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