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骨科疾病诊断标准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系由骨组织及软骨帽构成的良性肿瘤。肿瘤是向皮质外生长的,其骨组织由表面生长着的软骨帽逐渐骨化而成,因此属于软骨源性肿瘤,是良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占良性骨肿瘤的31.6%。骨软骨瘤可以是单个的,也可是多个的,单个的骨软骨瘤也叫外生骨疣,而多发性叫作骨软骨瘤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且有恶变倾向。

(一)流行病学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幼年和少年,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二)病理生理

肉眼肿瘤表面为白色纤维包膜,剥去后可见软骨帽,其下面是骨皮质,两者粘得很紧。皮质的深层是松质骨。除软骨帽外,纤维膜、皮质骨和松质骨与正常者难以截然划出界线。镜下可见纤维膜是多层纤维组织。软骨帽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位于表层的软骨细胞体积小,核大且比较致密。近底层的软骨细胞体积大,核小而较疏松。有时看到软骨细胞呈小叶分隔、粘连性变或钙化灶。若发生恶变时则具有软骨肉瘤的特征。

(三)临床表现

多见于长骨骨骺的附近,易发部位依次为股骨、胫骨、肱骨,而骨盆、肩胛骨、脊椎、肋骨虽然少见,但也有发生。骨软骨瘤可以长明间没有任何症状,多是无意中发现硬包块才确诊,除非肿瘤压迫了血管、神经、妨碍关节运动或其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才会引起疼痛。当骨软骨瘤发生恶性变时可出现疼痛、肿胀、软组织包块等症状。肿瘤在患者成年后即可自行停止生长,所以一旦发现肿瘤又开始生长时,则应注意肿瘤可能有恶变。

(四)检查

X线片检查可以看到在长骨干骺端突起一个或多个肿块,影像与正常的骨骼一样。由于软骨帽盖及纤维包膜在X线片上看不到,所以检查发现的肿块比光片上的大一些。有时在帽盖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影。但当肿瘤发生恶变时,X线片可见原来稳定的骨软骨瘤再度开始生长,骨质被破坏,并出现大量的棉絮状钙化影。

(五)诊断标准

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通常在青少年发现,分单发与多发。

2.主要症状是无疼性肿块,多发者可有肢体畸形、矮小和家族遗传史。

3.X线特点是长骨干骺端从皮质突向软组织的骨性突起,有蒂状或宽广的骨基底,受累骨与骨软骨瘤的皮质骨是连续的,病变松质骨与骨干髓腔相通。

4.瘤骨可发生骨折。

5.表面滑囊发炎和肿瘤恶变少见。

(六)鉴别诊断

应与发生于肢体的骨瘤、骨肉瘤区分。

1.骨瘤 质硬,有骨膜覆盖,基底与骨组织相连,可有宽广基底或蒂,切面为骨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

2.骨肉瘤 生长迅速,具恶性骨肿瘤特点,当骨皮质破坏,可见软组织阴影和不规则的骨膜反应,呈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状阴影。病理可明确诊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什么?
《汉书》,书名,东汉班固撰。100篇,12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西汉一代史事。继承《史记》体例而稍有改变,如改“书”为“志”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