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枇杷病虫原色图谱

枇杷赤衣病

枇杷赤衣病为枇杷的一种重要枝干病害。各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导致树势衰弱。

症状

枝干染病后,病枝上的叶片出现凋萎,病枝外表附着一层粉红色或白色菌丝。发生严重时,引起树皮裂开脱落,呈溃疡状,以致枯死。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的真菌伏革菌(Corticium salmonicolor Berk.et Br.)。病菌在病部越冬,翌春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附着在枝条表皮,遇高温多湿天气则发芽,长出白色菌丝,侵入木质部引起发病。在温暖、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对林间有杂木的树体,要清除杂木。对管理粗放的园地,要做好春、夏雨季果园的排水工作。对土壤通透性不良的黏土,要加客土(黄泥)。果园要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势和抗病力。冬季剪除病枝,集中烧毁,萌芽前在主干处涂以80%石灰水。②药剂防治。严重发病的园地,在病枝上用刷子涂抹3%的波尔多浆液,或石硫合剂浆液(配方为生石灰0.5千克、硫磺粉0.2千克、水10千克和食盐50克)。也可选用77%可杀得2000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连喷2~4次。

枇杷赤衣病引起树皮开裂

枇杷赤衣病树干发病症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