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豆龟蝽
【别名】:豆平腹蝽
【介绍】:
筛豆龟蝽属半翅目龟蝽科,异名为Coptosoma cribraria Fabricius,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菜豆、扁豆、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以及刺槐、杨树、桃树等多种植物。其分布地区北起北京、河北、山西,南至台湾省,东到沿海地区,西至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近卵圆形,体长4.3~5.4毫米,宽3.8~4.5毫米,浅黄褐色或黄绿色,具有微绿的光泽,密布黑褐色的小刻点。复眼红褐色,前胸背板有1列刻点组成的横线,小盾片基胝两端色浅,侧胝无刻点。各足胫节的整个背面具纵沟,腹部腹面两侧具辐射状的黄色宽带纹。雄虫小盾片后缘向内凹陷,露出生殖节。
卵:略呈圆桶状,长0.6~0.7毫米,宽约0.4毫米,横置,一端为微微拱起的假卵盖,另一端呈钝圆形。从背面看,中部具纵向凹陷,3条凹槽之间各有隆起。初产时为乳白色,后转为肉黄色。
若虫:共分5龄。末龄若虫体长4.8~6毫米,浅黄绿色,覆盖黑白混生的长毛,其中以两侧的白毛为最长。3龄后体形呈龟状,胸、腹各节(后胸除外)两侧向外前方扩展成半透明的半圆形薄板。
发生特点
该虫在浙江年发生3代,江西为1~2代,以2代为主,世代重叠。以成虫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交尾,4月下旬陆续迁入春大豆田,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6月中旬为第1代若虫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高峰期;7月中旬夏大豆出现迁入高峰并产卵,7月底至8月初为产卵高峰期,8月中旬为第2代若虫高峰期,8月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9月上旬出现第3代产卵高峰期,9月中旬出现第3代若虫高峰期,10月上旬为第3代成虫高峰期;11月下旬起陆续越冬。
筛豆龟蝽的成虫将卵产于菜豆等作物的叶片、叶柄、托叶、荚果和茎秆上,平铺斜置成两纵行,共10~32粒,呈羽毛状排列。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常聚集在茎秆、叶柄和荚果上吸食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早衰、叶片枯黄、茎秆瘦短和豆荚不实。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在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并将其带出田外销毁,消灭部分越冬成虫。②药剂防治。在成虫、若虫危害期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24%灭多威水剂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1500~2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或2.5%天诺1号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1500~2000倍液等。
筛豆龟蝽的成虫
-
-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 明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国威已立,应当稍微采用宽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