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褐腐病
李褐腐病又称李果腐病。可为害果、花、叶、枝梢,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较重。在多雨潮湿的年份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
症状
果实自幼果至成熟期都可感病,但以接近成熟时的果实受害严重。果实发病,开始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展很快,在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然后病斑表面生出灰白色至灰褐色绒状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不少因水分蒸发较快而干缩成僵果。花被侵染后似霜冻状,变褐萎蔫,表层生粉状物。病菌从病果梗、花梗向下蔓延,侵害枝条,形成病斑,易使枝条枯死。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稍凹陷,并伴有流胶。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灰色霉丝。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链核盘菌属的核果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cola(Wint.)Rehm.]。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枝梢的溃疡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昆虫传播,引起初侵染。经虫伤、机械伤口、皮孔侵入果实,也可直接从柱头、蜜腺侵入花器造成花腐,再蔓延到新梢。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病菌分生孢子除借助风雨传播外,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和象鼻虫等昆虫也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在贮运过程中,病果与健果接触,病菌可传染至健果。李树开花期间低温多雨容易引起花腐,果实近成熟期温暖多雨则易引起果腐。树势衰弱、地势低洼或树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合理修剪,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除园内积水,以降低李园湿度。结合冬剪,对树上僵果做一次全面清除;春季清扫地面落叶、落果;生长季节随时清理树上、树下的僵果,以消灭菌源。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果实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②药剂防治。李树芽萌动前,全树均匀喷施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在枝条上的越冬菌源。从李子脱萼开始,每隔10~14天用药一次,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李褐腐病病果表面散生灰白色绒状颗粒
李褐腐病成串病果
-
-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 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