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褐腐病
李褐腐病又称李果腐病。可为害果、花、叶、枝梢,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较重。在多雨潮湿的年份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
症状
果实自幼果至成熟期都可感病,但以接近成熟时的果实受害严重。果实发病,开始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展很快,在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然后病斑表面生出灰白色至灰褐色绒状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不少因水分蒸发较快而干缩成僵果。花被侵染后似霜冻状,变褐萎蔫,表层生粉状物。病菌从病果梗、花梗向下蔓延,侵害枝条,形成病斑,易使枝条枯死。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稍凹陷,并伴有流胶。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灰色霉丝。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链核盘菌属的核果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cola(Wint.)Rehm.]。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枝梢的溃疡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昆虫传播,引起初侵染。经虫伤、机械伤口、皮孔侵入果实,也可直接从柱头、蜜腺侵入花器造成花腐,再蔓延到新梢。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病菌分生孢子除借助风雨传播外,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和象鼻虫等昆虫也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在贮运过程中,病果与健果接触,病菌可传染至健果。李树开花期间低温多雨容易引起花腐,果实近成熟期温暖多雨则易引起果腐。树势衰弱、地势低洼或树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合理修剪,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除园内积水,以降低李园湿度。结合冬剪,对树上僵果做一次全面清除;春季清扫地面落叶、落果;生长季节随时清理树上、树下的僵果,以消灭菌源。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果实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②药剂防治。李树芽萌动前,全树均匀喷施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在枝条上的越冬菌源。从李子脱萼开始,每隔10~14天用药一次,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李褐腐病病果表面散生灰白色绒状颗粒
李褐腐病成串病果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