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褐色膏药病

症状

主要侵害枝干。枝干上形成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色或褐色膏药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子实体平铺或略厚,四周具狭灰白色带,外观呈丝绒状。衰老时易龟裂、剥落。发病轻者使梅树生长不良,重者引起枝枯。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担子菌门真菌的茂物隔担耳菌(Septobasidium bogoriense Pat)和田中隔担耳菌[Stanakae(Miyabe)Boed.et Steinm]。前者子实体淡灰色,略带紫色;后者子实体褐色,略厚,呈丝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干上越冬,翌春菌丝萌动生长形成子实层,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助气流和蚧类的爬行传播。该菌与介壳虫共生,它以介壳虫的分泌物为养料,而介壳虫借菌膜覆盖得以保护,故介壳虫多则发病重。荫蔽潮湿、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生长势弱的梅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适时疏枝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果园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剪除病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②药剂防治。秋季于发病部位涂抹45%石硫合剂30倍液;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梅褐色膏药病病斑

褐色膏药病病原菌的子实体后期易龟裂、剥落

梅褐色膏药病多发生在枝干分杈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赵奢谏言遗书
赵奢谏言遗书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
赵奢怒斥平原君
赵奢怒斥平原君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专管征收赋税的机构。年轻的税吏赵奢,就在这个机构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