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梅、李及杏病虫原色图谱
梅褐色膏药病
症状
主要侵害枝干。枝干上形成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色或褐色膏药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子实体平铺或略厚,四周具狭灰白色带,外观呈丝绒状。衰老时易龟裂、剥落。发病轻者使梅树生长不良,重者引起枝枯。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担子菌门真菌的茂物隔担耳菌(Septobasidium bogoriense Pat)和田中隔担耳菌[Stanakae(Miyabe)Boed.et Steinm]。前者子实体淡灰色,略带紫色;后者子实体褐色,略厚,呈丝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干上越冬,翌春菌丝萌动生长形成子实层,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助气流和蚧类的爬行传播。该菌与介壳虫共生,它以介壳虫的分泌物为养料,而介壳虫借菌膜覆盖得以保护,故介壳虫多则发病重。荫蔽潮湿、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生长势弱的梅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适时疏枝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果园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剪除病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②药剂防治。秋季于发病部位涂抹45%石硫合剂30倍液;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梅褐色膏药病病斑
褐色膏药病病原菌的子实体后期易龟裂、剥落
梅褐色膏药病多发生在枝干分杈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梅、李及杏病虫原色图谱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
-
- 子产为何放鱼?
- 子产为何放生鱼儿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