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细菌性穿孔病

李细菌性穿孔病又称李黑斑病、细菌性溃疡病。此病可侵染李及桃、杏等多种核果类果树。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梢。

症状

叶片受害,初为多角状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呈紫褐色,边缘为水渍状,并带有黄绿色晕环。空气湿润时,病斑背面有黏膜状菌脓。最后水渍状边缘消失,病斑干枯,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病死组织脱落,形成直径为0.5~5毫米的穿孔。黄单胞杆菌引起的病斑晕环较为明显,穿孔较圆而小;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斑晕环不明显,穿孔呈不规则形。

枝条受害后,病斑褐色至紫褐色,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多呈梭形,常伴有流胶。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斑皮层常开裂。病菌也可使枝梢皮层坏死,造成死梢现象。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为两种细菌,即由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pruni(Smith)Dowson]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侵染所致。病菌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潜伏在病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果树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由叶片的气孔、枝条或果实的皮孔侵入内部组织。温暖、降雨频繁或多雾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或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多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使果树枝条健壮,增强抗病力。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果园湿度。避免桃、李、杏等果树混栽,以防病菌互相传染,给防治增加困难。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树上的病枯枝。②药剂防治。李树芽萌动期,全树均匀喷施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在枝条上的越冬菌源。从李子脱萼开始,每隔10天用药一次,药剂可选用20%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李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干枯开裂状

李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后期穿孔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曹沫勇逼齐恒公
曹沫勇逼齐恒公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叫曹沫的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在鲁庄公那儿混碗饭吃。鲁庄公非常喜欢这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