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利特——「備受威脅的刺客」

馬格利特在「備受威脅的刺客」(The Menaced Assassin,1927:紐約現代美術館)一作中所機智地探究的主題類型「誰是凶手」,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主題的親切性。但它應該是一個通俗的主題,卻不應是繪畫中會遭遇到的類型。就其主題而言,亦即「犯罪激情」(Crime passionnel)及其與大衆文化的關係。「備受威脅的刺客」反映出超現實主義者兩項持恆的關注:罪犯對法律秩序的絕對不妥協性,以及「人類心理的想像泉源在通俗的藝術形式中要比在『官方的』藝術形式中更易揮灑」的這個信念。正如同馬格利特在這裹對此種偵探故事所作的修改一樣,爾後,恩斯特更將十九世紀通俗週刊中的揷畫,藉著拼貼的技巧,轉化成令人難忘的夢幻意象。

當馬格利特還是個小孩時,他便對叫做Fantmas的系列小說(西元1912到1914年間由Allain及Souvestre共同執筆)饒有興味;對於根據這些小說改編成的默片(由Feuillade執導)及一系列的偵探恐怖片(偵探英雄的名字叫做Nat Pinkerton或Nick Carter)也是同樣熱衷(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他曾試著寫作有關Fantmas和Nat Pinkerton的故事)。Feuillade所執導之影片的靜態劇照也許對「備受威脅的刺客」的構圖有直接的影響,其中的光亮地板、空洞的牆壁、姿態呆滯的人物、刻意擺置的傢俱,以及傾斜得厲害、舞台似空間的前景,都在在回應著影片的場景。「Nick Carter」小說之俗麗、類似通俗鬧劇的封面,可能是另一個靈感的來源。

靜態劇照和小說封面都有敍述文來解說選景的意義。「備受威脅的刺客」就像一幅靜態劇照,並且有著一個令人迷惑的標題。我們很容易被誘導去相信一件事,那就是這幅畫是可以讀的,儘管線索紛至沓來,謀殺的謎團仍舊是可解的。但是我們所擁有的線索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標題的本身就是令人困擾的主要線索。例如,我們並不能認定正在傾聽留聲機的那位沈思者就是刺客:椅子上的帽子及外套——如果那些都是他的——都像是典型的偵探制服。我們也不能認定那兩位戴著黑色圓頂禮帽的男人便一定是無辜之人:棍子可能是用來殺死那位女人的,另一位所持的網則讓人聯想到是用來綑綁那位裸女。馬格利特對偵探故事的處理採取了反諷的形式:他的謎團永遠規避別人的解答;偵探小說那種令人著迷的不確定感頗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味道。像這種嘲諷的筆觸也能在他另一幅類似的畫作中看到,那便是「逆火」(The Backfire,1943:布魯塞爾,Emile Langui收藏):這是一幅複製Fantmas小說封面的作品,只不過主角的匕首已經換成一朶玫瑰。

「備受威脅的刺客」讓人聯想到馬格利特許多其他的畫作。因此,那兩位同樣戴著黑色圓形禮帽孿生人物也同樣出現在同一時期之另一幅作品中(夜的意義The Meaning of Night,1927:私人收藏),但卻像是身處著迷世界中的兩位夢遊者。謎樣的皮箱也再次出現於另一幅畫中(事情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1928:比利時,Marcel Mabille,Rhodes St Genèse收藏),讓人想起不祥的戲劇,其中的喇叭號使人憶起那架留聲機,及一位備受威脅的活女人。另一幅更晚期的作品「葡萄收成」(The Grape Harvest,1959:私人收藏)更將那一排在窗前凝視之嫌疑犯的主題個別突顯出來。人物造型、傢俱、建築物的系統化原型——這一切在「備受威脅的刺客」中是如此的突出——成了馬格利特成熟作品的正字標記,他於西元1953年完成的Golconda(私人收藏)便是一例。

馬格利特一貫的風格——一種簡化了的寫實主義形式,似乎在華麗氣勢的避免中顯出其「非個人性」——是如此的大膽明白,以致很容易讓人相信畫面上所陳述的荒謬、恐怖事件確實真正發生過。這種風格在「備受威脅的刺客」一作中表現得至外貼切,因為它旣不是學院派,也不是前衛畫家的風格,而是屬於廣告、標誌、兒童入門書之揷畫的風格。

補充讀物

Gablik,S.Magritte.London(1970).Passeron,R.René Magritte,Paris(1970).Scutenaire,L.Avec Ma gritte,Brussels(1977).Sylvester,D.Magritte,New York(1969).Waldberg,P.René Magritte,Brussels(1965).

恩斯特1929年出版之拼貼小說,晚於馬格利特「備受威脅的刺客」兩年 百頭女子的一景

馬格利特 備受威脅的刺客 畫布、油彩 150×193公分 1927年 紐約現代美術館

法文連載小說 Nick Carter 第三十五期的封面。

馬格利特 Golconda 畫布、油彩 80×100公分 1953年 私人收藏

馬格利特 事情的核心 畫布、油彩 116×81公分 1928年 比利時 Marcel Mabille,Rhodes St Genèse收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蔡泽说范雎
蔡泽说范雎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