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
指因当事人的意思与其表示不一致和意思表示不自由而产生的行为。民事行为是中国民法中所特有的概念,它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民事法律行为指合法的行为,而民事行为则是效力不完全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行为有两类: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指在法律上当然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违法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指因为欠缺有效条件,依当事人的请求而由法院予以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以后,发生三种后果:恢复原状、损害赔偿和收缴国有。恢复原状就是双方当事人将双方因无效或可撤销行为所取得的标的物返还给对方,使民事行为恢复到行为发生之前的状态。无效或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救济,以原状恢复为原则,以损害赔偿为例外。如果原状不能恢复或恢复有重大困难,则以赔偿损失替代恢复原状。如果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双方所得应被追缴或返还第三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卓文君 - 凤求凰佳话
- 明月夜,小亭台,后花园,边角门,佳人悄悄,在侍女的掩护下溜出家门,匆匆赶赴几条巷子外的小旅社,与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相会,一定终身,拉开历史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