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物体
指战争或武装冲突中非军事目标的物体。军事目标是指由于其性质、位置、目的或用途对军事行动的贡献,而且在当时情况下其全部或部分毁坏、缴获或失去效用提供明确的军事利益的物体。根据战争法规,民用物体不应成为攻击或报复的对象。1977年《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规定,“攻击应严格限于军事目标”。“对通常用于民用目的物体,如礼拜场所、房屋或其他住处或学校,是否用于军事行动作出有效贡献的问题有怀疑时,该物体应推定为未被这样利用”。禁止“对平民居民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物体,如粮食、生产粮食的农业区、农作物、牲畜、饮水装置和饮水供应和灌溉工程,……而进行的攻击、毁坏、移动或使其失去效用”。“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或装置,如堤坝和核电站,即使这类物体是军事目标,也不应成为攻击对象,……其他在这类工程或装置的位置上或在其附近的军事目标,也不应成为攻击的对象”。禁止“从事以构成各国人民文化或精神遗产的历史纪念物、艺术品或礼拜场所为对象的敌对行为”。1977年《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二议定书)也规定禁止对平民居民所不可缺少的物体进行攻击、破坏、移动或使其失效,保护文物和礼拜场所,保护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和装置如堤坝和核电站。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对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上一篇:民用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
下一篇:民有、民治、民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
-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 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