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大明兴化府志
福建地方志。明陈效修,周瑛、黄仲昭纂。五十四卷。效字志学,直隶南陵(今属安徽)人。进士,官南京户部郎中,兴化知府。仲昭(1435—1508),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进士,授编修,曾纂《八闽通志》、《邵武府志》、《延平府志》等。兴化郡志始修于宋绍熙,元翻刻而不修。明永乐、景泰相继修志,皆未成书。是志纂于弘治十四年成于十六年(1503)。约六十万字。以吏、户、礼、兵、刑、工六纪统领,其下各为纲目。共载叙郡县、叙官、叙吏、官监、山川、里图、户口、土田、财赋、徭役、货殖、风俗、学校、岁贡等六十五纲和明经、儒士、秀、贤良方正、人材、吏典等二百五十七目,全面记载该地自然、经济、政治、社会、风俗、军事、文化等情况,为该地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地方志书。郡事多采自宋以下,少则兼及唐、五代。元不修郡志。间采元史或庙记资料,稍有补记。艺文载有关郡县学校、水利诸事。卫所为宋护郡县而设,故专设兵纪一篇。详载城池、水寨、墩台、教场、防御、驿、铺等。山水总论本末,详论部位,共载山、岩、峰、屿等二百四十余。水分溪、潭、洲、港、塘等九十余。山海物因前志稍有增损,总分谷、蔬、果、药、竹、毛、羽、鳞、介等载物四百八十余种。记鱼竹颇详,为该地重要的自然、经济资料。对开发该地资源和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均有价值。是志体例严整,考核精审,文质典雅,堪称佳制。有明弘治十六年(1503)刻本,清同治十年(1871)林庆贻刻本。
上一篇:(光绪)大冶县志续编
下一篇:大食国经行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