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续修)即墨县志

书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作者:王兆明, 傅朗云 朝代:1991-08-01 专题:书籍

山东地方志。清林溥纂修。十二卷,首一卷。溥,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咸丰进士,官知县、知州。该县于明万历至清乾隆两修其志。周翕鐄曾正其讹误,并与修是志。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约三十五万字。有县境、山川脉络、崂山、沽河、海口等十二图,附辨误十七条。正文分方舆、建置、学校、武备、赋役、职官、选举、名宦、人物、艺文、大事、杂稽十二志,含沿革、疆域、古迹、风俗、物产、营汛、海口、户口、田赋、著述,灾祥、改革等七十余目。凡乾隆二十八年以后事酌予增补,以前事仅作订正。人物收传记和名录多至五千余人。赋役志载乾隆二十八年至同治十一年户口、田亩、租税、榷税。大事志颇有创新,改革目专载隋开皇十六年至咸丰十一年间,革新之举,包括税制、清丈田亩、开矿、经商等内容。灾祥目自周平王四十九年至同治十一年,记水、蝗、风、旱灾和地震。杂稽志海程目专记海上交通、海防要塞、信风、潮汐等。是一部内容较丰富的志书。有同治十二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上一篇:张勃吴地理志 下一篇:(乾隆)灵山卫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 为何未将其果断处置?
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 为何未将其果断处置?
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反意而未果断将其处置呢?这就要站在当时的形势来看。朱元璋自己出身于草莽,深知人们对于权位的渴望,诸子对于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说到《白头吟》,其中的一句佳句可谓是流传至今,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卓文君。卓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