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本动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王夫之哲学命题。《周易外传·系辞下传》:“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太虚”,指广大的太空。“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可见,“太虚本动”,就是说气具有自己运动的能力。气所以能够自己运动,是因为内部具有阴阳两种不同的势力,它们互相感应就成了气自我运动的动因。所以他说:“太虚者,阴阳之藏,健顺之德存焉;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几,品汇之节具焉。”(同上书)气中的阴阳对立和气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运动也是永远存在的,既无始又无终;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想要禁止也是禁止不了的:“欲禁天下之动,则亦恶从而禁之?”(《周易外传》卷六)王氏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张子正蒙注·诚明篇》)。即认为静止与运动是相对而言的,静止从运动转化而来,又内在地包含有运动的趋势。世间没有绝对静止,即所谓“废然之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