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即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其含义主要包括:(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民法通则》以及其他一些民事法律、法规对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并受整个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得到法律的保障。(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公民能够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前提。公民作为民事主体,只有赋予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够参加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否则,公民就不能参加民事活动,也就不能取得具体的民事权利和承担具体的民事义务。(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包括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两方面的资格。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相统一的。民事主体只有既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又具有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才能够在民事活动中实现各自的利益。
上一篇: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下一篇: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赵奢谏言遗书
-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