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狱
14-18世纪巴黎的一座城堡和国家监狱。“巴士底狱”一词,法文之意为“城堡”。毕洛瓦王朝建造于1370-1382年。17世纪上半期被用作国家监狱,主要是囚禁政治犯。这座森严恐怖的幽暗古堡,成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它位于巴黎今圣东安工人区的入口处,围墙高达30米,宽3米,并有一条宽26米、深8米的护狱壕沟,上架两道吊桥。在围墙上建有8个高大塔楼,设置了许多坚固的炮台。法国人民对它恨之入骨。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大革命中人民将它夷为平地,改建成“巴士底广场“。后来,7月14日便成为法国国庆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