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一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元曲选本

【解题】:

元纪君祥撰。锺嗣成《录鬼簿》上称君祥大都人,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其他不详。此本为《元曲选》本,标题目正名作:“公孙杵白耻勘问,赵氏孤儿大报仇。”考天一阁抄本《录鬼簿》上,载此曲作“象公逢公孙杵臼,冤报冤赵氏孤儿。”通行本《录鬼簿》标单句曰“赵氏孤儿冤报冤”,《太和正青谱》作《赵氏孤儿》。元刊本录此剧有词无白,其正名作“韩厥救舍命烈士、陈英当作程要。说妬贤送子。义逢义公孙杵臼,冤报冤赵氏孤儿”。以核《录鬼簿》文,知“象公逢”乃“义逢义”之误,然则抄本《录鬼簿》名目乃是旧题。钱曾《述古堂目》卷十载内府穿关钞本《赵氏孤儿大报仇》,与《元曲选》合,盖明时传本如此题,懋循亦据所见本录之,非臆改也。演程婴、公孙杵臼救孤事。称晋大将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数设计谋害之。盾为灵辄所救,出走。贾乃言于灵公,族诛赵氏。唯盾子朔尚主为附,与公主俱在府中,未便擅杀,矫灵公命赐朔自尽,囚公主于府中。朔死时,公主已有孕,既而遗腹生子。贾又忌之,使下将军韩厥守其门,禁府中人不得出。公主知事急,呼供奉医生程婴至府,以孤儿付之,自缢死。婴藏孤儿于药箱中,携之出门。厥搜其箱得孤儿,感婴之义,纵之去,亦自刎。而贾索儿益急。时中大夫公孙杵臼方退隐家居,婴诣之,请以己所生子伪为赵氏之孤,使杵臼告官,与其子俱死,其真赵氏子托杵臼养之。杵臼自以年七十余,不能抚孤成长,乃欲自居匿孤罪,使婴举发,而以抚孤事诿之婴。婴乃诣贾告杵臼匿赵氏孤子。贾信之,即执杵臼,命婴拷之,杵臼撞阶而死。贾搜得子即杀之,以婴有功,使居门下,倚为心腹,复取婴所抚子名程勃者养为义儿,命名曰屠成。勃年二十,习弓马,甚有机谋。婴以往事绘为图,乘间为勃言之。勃闻之毛竖,乃奏于晋主,杀岸贾,灭其宗。晋主使复姓,赐名赵武,赏程婴而褒韩厥、公孙柞臼之义。按程婴、杵臼事不见《左传》,《史记》《赵世家》所载与《晋世家》亦自牴牾。此剧以盾之出亡与朔之诛为同时事,时代既误,又称武初名赵氏孤儿,尤鄙俚可笑。然元时戏文亦有《赵氏孤儿》,盖当时流俗传说,其事如此,君祥即其本制词,不遑改作耳。《录鬼簿》载君祥曲尚有《驴皮记》、《贩茶船》、《松阴梦》、《韩退之》四剧,并此而五。今唯《赵氏孤儿》存,馀则均不传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魏文侯待民之道
魏文侯待民之道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