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恩二卷滑稽馆原刊本 竹叶舟二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康熙四十九年抄本

【解题】:

清毕魏撰。魏字万后,吴县人。王国维《曲录》卷五载毕万侯曲六种,注云“字晋卿”。考刊本《清忠谱》署李玉撰,其同校人署名有“毕魏万后”,冯梦序《三报恩》亦称“万后氏”,不作“万侯”。考《左传》“赐毕万魏”,又称“万盈数,魏大名,毕万之后将大”,则其人名魏,字万后,自取义于《左传》。至晋卿当是别字,清书率称其字,又作万侯,不免小误。国维亦因仍其旧,未能核三,今幸得刊本正之。目录之学贵多见原书,此亦其一端也。魏苔传奇六种,曰《红芍药》、《竹叶舟》、《呼卢报》、《三报恩》、《万人政》、《杜鹃声》,今唯《三报恩》与《竹叶舟》有传本。,其《三报恩》题“姑苏第二狂笔”,“同邑龙子犹窜”,演鲜于同事,凡三十六出,与冯梦龙《老门生三世报恩》小说全同。按:梦龙小说在《警世通言》中。唯于鲜于同外加陈名易负恩事以相形容。又第四出添乱赌一事,撮撰多人姓名,点缀场面。盖剧扮演与小说体异,不得不略加变动。而其曲本事本出冯梦龙小说,魏为是曲,曾与梦龙商略,经其润色,故题曰“龙子犹窜”也。《竹叶舟》演晋石崇事,凡二十九出。其问架全仿唐人《陈季卿》小说,而易其人为石崇。谓崇本渔夫,遇樵夫王质,与参支道林法师。师知崇心慕荣利,意有所不足,取竹叶使践之。其竹叶即化为舟,以龙王赠宝骤富。次记崇发迹致祸等事,均采史传。既而惊觉,乃是幻梦。因悟道,随支道林出家云。其出石崇,以实事虚写,将有作无,亦庄周寓言之体。唯崇实阀阅,而谓之渔夫;崇死于色货,而谓梦中之境,以是制曲,未免支离怪诞,太与本事相违,要属优戏,固无不可也。其《三报恩》,载崇祯壬午冯梦龙序,称“万后年甫弱冠,有此奇才,将来岂可量”。知魏于梦龙为后辈,其填词制曲度亦得之于梦龙者不少也。

上一篇:毛诗乐府一卷 下一篇:陌花轩杂剧七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