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罪”指的是哪十个?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1:17:0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十恶不赦”,现在用来比喻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十恶”,原指十条大罪。始见于一千三百年前的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事增删,正式定名“十恶”,写在法典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古代“十恶”罪的内容是: 1.谋反。指企图推翻当时的王朝。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指背叛朝廷。 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5.不道。指杀戮无辜。 6.大不敬,指冒犯皇室尊严。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祖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子女殴打、控告丈夫等。 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这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内容有一部分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十恶”成为“不赦”之罪,影响深广,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