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取名吉凶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8: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组合而成的,五种元素之间有一种相生相克的生化制约关系。总的说来,五行相生则万物谐和,五行相克,则诸事不顺。民俗取名择吉中的重要规范之一,就是五行相生、平衡则吉,五行相克、偏缺则不吉。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不论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现象,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无一能逃出五行的范围,天有五星,地有五方,人有五脏,把一切都纳入“五行”这个“万宝箱”之中。有的事物即使多于五或少于五,古人也要“削足适履”,多则砍去,少则补足。如家禽家畜远远超过“五”的倍数,可古人只取犬、马、牛、鸡、猪五种;季节本来只有春、夏、秋、冬四季,古人却偏要另加一个“长夏”来凑数。为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现将有关事物的五行归类附表如下。
五行对照表
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之间的生化制约关系为:
首先是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燃烧而生火
火生土——火燃烧而成灰烬
土生金——金由土石冶炼而成
金生水——金液化则为液体(水状)
水生木——雨水滋润而生草木
其次是相克关系:
金克木——刀斧可砍伐树木
木克土——草木扎根于土中
土克水——土能筑堤挡水
水克火——水能灭火
火克金——火能溶化金属
民俗取名择吉对五行的要求,就是五行相生、平衡则为吉,五行相克、偏缺则不吉,其具体含义是。
1.姓名相生
民俗以为,姓与名不能相克,应该相生。如有人取名为刘蓓、刘茵、刘林、刘芳,或取名金蓓、钱蓓等,民俗都认为是不吉利的名字,因为姓刘、金、钱在五行中属金,而名中的蓓、茵、林等在五地中属木,金(姓)克木(名),故不吉。
一个吉利的名字必须是姓与名之间五行相生的,如姓刘名波,姓汪名林,符合五行中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关系,是大吉大利的好名字。
2.辈分相生
辈分相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族中,每辈依次取五行相生中的一行为名。如明朝皇室,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外,以下各代皇帝按五行相生关系依次取一行为名:
太祖——朱元璋
成祖——朱棣(木)
仁宗——朱高炽(火)
宣宗——朱瞻基(土)
英宗——朱祁镇(金)
宪宗——朱见深(水)
孝宗——朱佑樘(木)
武宗——朱厚照(火)
穆宗——朱载逅(土)
神宗——朱翊钧(金)
光宗——朱常洛(水)
……
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完成一个轮回,然后又是水生木,开始第二轮循环,如此依次按相生关系一辈接一行、一轮又一轮,以求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确保大明江山万世不竭。当然,这只是明代帝王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事实上,所谓择吉,也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某种美好愿望罢了,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辈分相生的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同一辈人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如旧时某家共有兄妹五人,老大取名李子栋,老二叫李子烽,老三叫李子基,老四叫李子钰,老五叫李子泳,一家人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且谐和相生。
3.偏缺补救
按各人体质和命理中五行偏缺补救的办法来取吉名,在民间用得最为常见。
民俗文化认为,每个人按禀性都是五行的聚合,完美的人应当五行俱全,比例谐和,不偏不缺,然而这种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凡夫俗子、寻常百姓不是五行有缺,就是不缺也有偏,或偏少,或偏盛。
民俗认为,人体质上、命理中的五行偏缺对于人的命运影响极大,危害甚深,以取名来补足(缺的)或克制(偏盛的)就是为了使人向好的命运转化的举措之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用五行偏缺补救的办法取的名就一定是个大吉大利的好名。
那么,在具体论述五行偏缺补救取名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知道一个人体质上或命理中五行的偏缺呢?
对此,古人有多种方法。
一种是中医诊断法,中医以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判断一个人五脏之气的盛衰情况,例如是肝火过旺,还是肾虚气短,等等。
一种是人相观察法,相术家从体形、气色、性格、声音上把人归入相应的五行之中。
从体表上可分为:
木形——青而瘦长
金形——白而方正
水形——黑而肥圆
火形——赤而尖露
土形——黄而敦厚
从性格上可分为:
木形人清高,尚仁
金形人严肃,尚义
水形人圆通,尚智
火形人急躁,尚礼
土形人敦厚,尚信
人的形貌、脾性千差万别,仅用五行来归类未免太简单化、绝对化了,可见古代相术的这种观人法流弊甚多,不可盲信。
此外,还有一种命理推算法,即通过人的“生辰八字”来推算其五行的情况。“八字”的具体排法,我们在前面已作详细交代,这里从略。在此,我们的重点是怎样由“八字”推出五行?
原来古人是将天干地支与五行相配。
天干数为十,五行数为五,二配一,天干从甲乙开始,五行从未开始,依次往下推,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巳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数为十二,从寅开始,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本戌属金,亥子丑属水,其中辰戌未丑又兼属土。
根据上述天干地支与五行的相配关系,便可写出四柱八字的五行了。
例如,有人生于公元1945年8月18日下午6时,可写出其八字的五行。
年柱:乙(木)
酉(金)
日柱:己(土)
未(火)
月柱:甲(木)
申(金)
时柱:癸(水)
酉(金)
看来,这人的八字中五行具体有:金3、木2、土1、水1、火1,金较多,故这人在命理中偏盛,取名时宜用属火的字,如灿、辉、旺等字,去克制偏盛的金。
除了上述天干、地支与五行的这种正规配合,命理学中还有一种“纳音五行”,用干支结合符号(即六十甲子)来配五行,如甲子配金,丙寅配火,民间有口诀对具体配法作了详细交代,其口诀云: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焱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犯金箔金
甲辰乙巳复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杯木
甲寅丁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有必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古人把五行中的每一行演化为六种具体形态:
金——海中金、剑锋金、白腊金、沙中金、金箔金、钗钏金;
木——大林木、杨柳木、松柏木、平地木、桑柘木、石榴木;
水——润下水、泉中水、长流长、天河水、大溪水、大海水;
火——炉中火、山头火、霹雳火、山下火、复灯火、天上火;
土——路旁土、城头土、屋上土、壁上土、大驿土、沙中土。
古人认为,五行具体形态的这种演化和区别极为重要,因为有了这种区别,就能具体地推出某人八字中的五行偏缺盛衰情况了。例如,某人八字为:
年柱 乙丑——海中金
月柱 甲寅——大溪水
日柱 戊戌——平地木
时柱 庚子——壁上土
由上可知,此命缺火,但土也不足——墙壁上能有多少土呢?
知道了一个人的五行情况,如何取名呢?
前面曾经提及,完美的人是五行俱全、不偏不缺的人,这种人不多,但还是有。在给这种人取名时,就应注意不要人为地造成偏缺,破坏已有的平衡。
具体办法是,一是取的名字中五行俱全,不偏不缺,与已有的平衡相应;一是在字形和字义上避开五行字,用那些与五行无关的字来取名。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的五行或多或少总是有些偏缺,就必须通过取名来使之平衡。故此,所取的名字使其五行达到了平衡的,就是吉名,反之则是凶名。
取名所用的“材料”是汉字,那么首先必须确定汉字的五行特性,才能对症下药地给人取名使其五行达到平衡。
古人认为,汉字的五行特性可以从形、义、数三方面来确定。所谓形,是指字的形体构成,许多汉字在字形中就包含有金、木、水、火、土;义,是指字的含义,不少汉字可从字义上发出五行来;数,是指字的笔画数,并与易学理论联系起来;按易学理论,一和六属水,二和七属火,三和八属木,四和九属金五和十属土。
数与五行之间并无任何内在联系,易学理论却非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可见这种联系完全是人为的。
古人既知道了一个人的五行情况,又知道了汉字的五行特性,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地取名,救其五行的偏缺了。
与汉字的五行特性(形、义、数)相应,对五行偏缺的补救就有形补、义补、数补三种形式。
先说形补。
某些汉字可从形体结构上一眼便看出其五行特性,所以在取名中对五行偏缺的补救,最简便、运用最多的补救形式便是形补。如认为一个人缺金,取名时就用含“金”的字,像钦、铁、锋、镇均可。缺木、水、火、土时亦是如此。有些人命里不只缺一行,而是缺两行或多行,这时就须考虑几行同时补救。如一个人被认为缺木、缺水,取名时就宜木水兼顾,如取名“柳汉”、“泽根”,或单名一个“沐”字或“汀”字。总之,概括地说,形补的基本原则就是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
此外,有一个量的原则,那就是:缺多少补多少。同时缺金,有的人缺得多一些,有的人缺得少一些,故须分别对待,缺得多的宜多补,缺得少的宜少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碰到如“金鑫”、“森林”这样的名字,这肯定是认为其命里缺金或缺木太多,故而予以大补。而有些人只是稍缺某一行,就只须稍加补救。如稍缺水,可用“润”、“霖”、“沐”、“清”等补之,切忌用“海”、“江”、“淼”、“涛”等大水,否则会因补过了头而泛滥成灾,适得其反。
为使读者一目了然,现将取名时用于形补的常用字分类如下:
金 鉴、銮、鑫、针、钓、钟、钢、钧、钦、钩、钮、饯、钻、铁、铜、铭、银、锐、销、铿、锁、锋、锡、镇、镜、镖。
木 术、本、未、朴、朱、机、杠、杖、村、材、杏、束、杉、条、杞、杨、李、杰、杭、林、枝、枢、杯、柜、枣、果、采、松、格、枫、亲、柱、标、荣、柯、柄、栋、查、相、柏、棚、柳、树、柔、栾、校、样、桂、醒、栗、桐、桧、桃、桥、桦、格、桑、根、梁、梓、彬、梧、检、梨、梅、植、森、棠、集、椿、楠、楚、楷、榆、榕、寨、槟、榜、模、横、樵、橙。
水 永、求、寻、泰、泉、淼、黎、滕、冯、习、冲、次、决、冰、冷、冶、况、冼、净、凉、凌、准、寒、凝、洒、汇、汉、江、汕、池、汝、汤、沪、沈、汪、沅、沐、沛、沙、沂、注、泳、沫、法、河、泱、泊、沿、泽、泓、波、济、洲、洋、洁、洪、洞、活、派、洛、津、流、润、浪、涛、浦、泊、浮、涂、浴、浩、海、浜、涌、淡、深、清、添、鸿、淇、渐、淮、湾、渡、游、湛、港、湖、湘、温、满、漠、滇、源、滔、演、滴、潇、漂、漫、澎、潮、潭、潘、澄、激、濡、瀚。
火 灯、灿、灼、灵、炀、炎、炜、炬、炫、荧、炳、炼、炽、炯、烁、耿、烟、烨、烽、焕、焱、焯、焰、煌、燎。
土 去、圣、圭、在、寺、至、尘、地、社、坚、均、坎、块、幸、坦、坤、坡、垣、城、垒、培、基、堂、塔、增、墨、壅、僵。
次说义补。
有些汉字可从其含义上归入相应的五行。
如:刘、列、刚、创、判、别、利、刻、制、前、荆、剑、副等字都含有“刂”旁,这可归入金类。
如:艺、艾、节、芳、芝、芍、芒、芦、劳、芸、芬、花、芹、苏、范、苹、茉、若、茂、苗、英、苑、荧、荆、茜、荐、草、茶、茹、莎、莲、莉、荷、萍、营、黄、菲、萌、菊、萄、萧、落、蒋、蒲、蓉、蒙、蓝、蔷、慕、蔓、蔡、藏字含有“艹”头,可归入木类。
如:鱼、鲁、稣、鲜、等字含有“鱼”字,雨、去、雷、雪、霜、雯、需、霈、震、霄、霖、霏、霓、霞、霸、露等字含有“雨”,这都归入水类。
如光、辉、耀,等字含有“光”字,日、旦、早、旬、旭、#、旺、#、昆、昌、明、易、昂、春、显、映、星、昭、晏、晕、晓、哺、晨、普、景、晴、#量、晶、智、暖等字均含“日字”,都可归入火类。
如:山、岁、岑、岛、岚、岩、岳、峙、幽、峨、峻、峰、崛等字均含“山”字,砂石、研、碧、磊、磁、硕等字均含“石”字,田、甲、由、申、富、略、奋、备等字均含“田”字,玛、玑、玫、玲、珍、玳、琐、琪、瑶等字均含“王”字,有“玉石”之意,以上均可归入土类。
前面曾经提及,古人万事万物都按五行去归类,纳入五行系统之中,故而在古人五行系统之中的这些事物(详见前面《五行对照表》),便也可以用于补救。如缺木者,可用东、春、角、规等字去补救;缺火者,可用南、夏、赤、衡等字去补救,缺土者,可用中、黄绳、甘等字去补救;缺金者,可用西、秋、商、辛等字去补救;缺水者,可用北、冬、羽、黑等字去补救。因为它们都属于相应的五行。
以上所论“形补”和“义补”都是说的“补缺”,即是某人命理中缺少五行中某一行,或者某一行或几行偏少,于是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予以补足,以达到五行平衡的目的。然而广义的“补”——不论是形补还是义补,还包括对某一行偏盛的情况进行补救,这种补救实际上是克制,即哪一行偏盛,就用与其相克的一行去克制。具体是:
金气偏盛,便以火去克制,因为火克金,取名宜用(在形上或义上)属火的字;
木气偏盛,便用金去克制,因为金克木,取名宜用属金的字;
水气偏盛,便用土去克制,因为土克水,取名宜用属土的字;
火气偏盛,便用水去克制,因为水克火,取名宜用属水的字。
再说数补。
如前所述,五行还可按笔画数去分,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任何一个汉字都可通过笔画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玑”字为六划,属水;
“申”为八划,属土;
“周”为八划,属木;
“王”为四划,属金。
对于笔画超过十划的字,则减去十划以后再以余下的笔画数为准,超过二十画则减二十。如“雯”字以十二划,减去十,余二,故属火;“鑫”字为二十四划,减去二十,余四,故属金。
把用于姓名的文字的笔画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这完全是民俗取名择吉中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
- 苏辙名字的由来 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文学思想
-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文学家苏洵的儿子,著名大文学家苏轼的弟弟,父子三人在当时被时人尊称为“三苏”。另与韩愈、柳宗元、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