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觉醒
经过500多年的孕育,中华民族关于世界整体的意识由蒙眬而觉醒,大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后期,成形的中国哲学终于破土而出。它的突出代表是老子学说。
老子学说一出现,便带有明显的贬神色彩。甚至可以说,老子学说是在怀疑神灵、否定神灵主宰世界的思考中形成的。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出现了统领各大部落联盟的帝王,这就是夏王朝。由此,人们的神灵观念又逐步向前推进,他们将地上统一王朝的影子投射到天上,认为天上也有一个统领诸神的天神,这就是“上帝”。在人们看来,上帝是万能的,不但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创造出了人类,而且主宰着天地万物,主宰着人间祸福。在人们的心目中,上帝是善良的,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有秩序,为了让人们安居乐业,特地派出了自己的儿子来管理人世,由此,人们将人间帝王称为“天子”。这种观念,从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开始产生,经过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周王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3世纪),作为社会意识中的统治观念,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对这种观念的正确性表示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因为社会现实与人们的想像很不一样。特别是到了春秋后期,王朝颓靡,诸侯纷起,战祸连年,灾民流离,少数贵族花天酒地越来越腐化,广大百姓缺食少衣越来越艰辛。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让人们怀疑全能的、善良的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会派出无能的儿子来管理人世,把社会搞得这么糟!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人世之中黑白颠倒他管不了!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子经过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学说,认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及人的个体不是由上帝产生和主宰的,它们都产生于“道”,遵循着“道”。
老子,春秋末期的哲学家。姓老,名聃。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陈国相(今河南鹿邑)人。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由于职业的方便,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识人事,刚进入中年,就成了名闻天下的大学者。据说曾经为诸侯各国讲学,后来成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还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学问。老子在晚年的时候遇到王朝内乱,馆藏图书遭毁,他弃官出游,西出函谷关,受关令尹喜所托,著《老子》书,共五千言。《老子》书提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新学说,内蕴宇宙之妙、天地之道、社会之理、人事之机,博大精深,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对老子十分尊重,称其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从战国开始,就有人按照自己的想像和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重塑老子形象,给老子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或者将其寓言化,或者将其神化。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源头。在老子看来,宇宙的源头是一种无限广大、恒久存在、自身没有形象却包蕴着一切事物基因的自然存在物。就像一个无限大的鸟蛋一样,其中既没有鸟头也没有鸟尾,既没有鸟羽又没有鸟腿,但却蕴含着鸟的一切。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从它那里产生出来,最后又返回到它那里去,它像供天地万物来来往往的大路一样,所以称之为道。“道”,就是大路的意思。
在这一学说中,老子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不过他却认为,如果真有上帝存在的话,上帝也是由道产生的。也就是说,道是宇宙之源。
以“道”为宇宙之源与以“上帝”为宇宙之源有什么根本区别?区别在于,“道”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没有意志;而“上帝”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具有意志。在老子看来,任何主观意志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创造和主宰无穷无尽的天地万物。不要说天地万物,就以一棵大树来说,它的根茎枝叶有千千万万,每一片叶子要长在什么地方,每一条细根要长成什么样子,如果都要上帝来安排,就会把上帝累死。而没有主观意志的自然存在物则可能包容无限,顺从自然,让天地万物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产生和灭亡。
由此看来,以道为宇宙之源,意义在于将天地万物的生存变化都纳入到自然的变化规律之中,从而引导人们从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中探究自身的本质和未来,引导人们脱离愚昧,走向理性,走向智慧。
既然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及人的个体都是由道产生的,那么,道的自然本性也就贯穿到了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及人的个体之中。沿着这一思路,老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规律、社会治乱、人生价值、思维方式的构想,形成了一种以宇宙学说为主线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其主导思想是“顺从自然”。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