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伦理道德辞典

意志自由论

作为哲学范畴最一般的涵义是指人独立的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根据自己的决定去行为的一种能力。作为伦理学范畴,意志自由论表示人作出行为时,在善恶之间,道德与非道德之间实行道德选择,把这种道德行为选择看作完全排除宏观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受客观必然性的约束的绝对自由的行为。意志自由论者认为,人不问任何社会规律和社会规范,进行自己的道德选择,应当“自由地”确立自己的道德,只遵循自己的任意决定,曲解人在道德上的自由。康德认为人是带着先天的“善良意志”和“绝对命令”来到世间的,而人的“善良意志”和“绝对命令”是不受任何周围条件制约的。旧唯物主义思想家根据人的一切举动都受因果制约而否定意志自由观。他们都不能把人的选择自己行为能力问题同世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唯意志论、或宿命论。克思主义承认人的主观意志相对自由,认为人根据所选择的目的而实现的活动,归根到底反映着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反映着客观必然性,客观必然性又表现为人们的阶级利益和需要,决定他们行为的动机,这就表明不仅人们举动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而且人反过来也影响周围世界,改造世界,而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行动实现的。在这种必然性的范围内,单个人或社会集团都有选择的自由。所以把一切都归结于客观环境,完全否定人的主观责任是不对的,完全否定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制约,把一切归结于个人也是不客观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