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伦理道德辞典

人性

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指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而特有的本质规定性。对于人性的理解,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思想家,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把人性说成是先天的、共同的、超阶级和超历史的固定不变的属性。资产阶级的伦理学家更是把“自私”说成是人的本性,为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性的存在,并主张不仅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而且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了的人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在阶级社会则主要由阶级关系决定,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人的社会性和人的阶级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有着不同的内涵。人的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而人的阶级性只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一个时期内的特殊现象。二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人类社会中,根本不可能有抽象的人性,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性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的,原始社会的人性不带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性打上了阶级烙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性的阶级烙印才会消失。三是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在教育和自我锻炼中,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任何一个人,从道德品质上说,没有先天善恶,而是后天形成的,必然是能改变的。阶级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就是人类人性的一次重大变化。马克思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74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