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伦理道德辞典

一夫一妻制

亦称“单偶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夫权制代替母权制,世系和财产继承开始按父系计算,一夫一妻制开始形成,并代替对偶婚而广泛流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里,由于男子掌握着家中的财富,女子处于从属地位,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上的,是片面的,专对妇女而言的,它通常并不排除公开的或隐蔽的多妻制。即男子特别是男性剥削者可以公开重婚和纳妾,而女子却只准嫁一个丈夫,并被片面要求严守贞操。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三妻四妾”也是公开合法的。恩格斯指出:“正是奴隶制与一夫一妻制的并存,正是完全受男子支配的年轻美貌的女奴隶的存在,使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8页)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虽然规定了一夫一妻制,但事实表明,这不过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是以通奸、卖淫为补充的。资产阶级实行的是秘密的、隐蔽的一夫多妻制。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和经济上获得独立后,才能实现。我国早在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中,就把一夫一妻制确立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为妇女的真正解放,实行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度奠定了基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么?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么?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么?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和现代科技技术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