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评价问题
在1955年6月瞿秋白就义20周年时,陆定一曾代表党中央赞扬他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的战士。1985年6月,在瞿秋白就义50周年纪念会上,杨尚昆代表党中央,再次肯定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①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这样评价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扫除了在瞿秋白生前身后横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研究者们在对瞿秋白基本评价问题上,还从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1.如何理解瞿秋白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党内已故的领导人中,迄今为止只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任弼时、瞿秋白、张闻天等人被赋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研究者们认为,瞿秋白对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理由是:①他是我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而且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革命家;②他是我党早期探索中国革命理论和革命道路的最优秀的先行者之一;③他对戴季陶主义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等危害党和革命事业的反动思潮或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④他为召开八七会议并在会后主持中央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⑤筹备和召开党的六大,对革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⑥他和周恩来一起主持召开的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工作,对推动革命的蓬勃发展和停止李立三“左”倾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⑦他和鲁迅等在上海开辟和坚持中国革命的第二战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为中国革命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2.找出瞿秋白社会实践的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有的研究者认为在瞿秋白的一生中,功绩是主要的,过错是
①杨尚昆:《在瞿秋白就义五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5年6月19日。次要的,但任何一个正面的历史人物都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因此,只有认真找出他社会实践的独特之处,才能对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较正确的评价。而瞿秋白社会实践的两大特点是开拓性和创造性,理由是:①五四以前的瞿秋白虽然已在黑暗中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基本上“是和社会相隔离的”。五四运动的爆发,他积极参加了当时的学生运动,从此卷入社会斗争的旋涡。显然他的社会实践是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开始的,是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开创革命事业的过程中进行的,就不能不具有时代的特色,即开拓性。②瞿秋白的社会实践真正形成其自己的特点,是在1920年至1922年赴苏俄考察期间确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后,特别是1923年1月回国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之后。这时,他把“真诚的去‘人我见’以至于‘法我见’”的探索精神,升华为“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在这一思想支配下的社会实践,就不能不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丁守和:《瞿秋白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李维汉:《对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回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三期。
3.丁景唐等:《瞿秋白研究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冒炘:《〈多余的话〉讨论述评》,《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
5.何一成:《瞿秋白不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
6.丁守和:《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贡献》,《文史哲》1985年第三期
7.潘家春:《早期瞿秋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探讨》,《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三期。
8.董泰:《近年来史学界对瞿秋白在党史上的地位的研究概述》,《党史通讯》1985年第三期。
9.陈铁健:《瞿秋白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叶心瑜:《关于瞿秋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一辑。
11,陈铁健等编:《瞿秋白研究文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2.朱敏彦:《瞿秋白主编的〈布尔什维克〉》,《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三辑。
13.何一成:《瞿秋白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四期。
14.郭文亮:《瞿秋白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
15.陶用舒:《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以土地革命为中枢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二期。
16.李明三:《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的发展》,《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四期。
17.叶心瑜:《瞿秋白与中共六大》,《江海学刊》1989年第一期。
18.刘福勤:《开创性的贡献和难免的失误——瞿秋白早年的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评论》1989年第三期。
19.董存发:《瞿秋白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一期。
20.彭志远等:《一九二七年瞿秋白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吗?》,《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六期。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